<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P2P平臺招募原保險從業者 企圖套取保單資金

    2015-04-16 09:03:14
    來源:城市信報
    責任編輯:亞麥

    近期,少數P2P平臺大量招募原屬保險公司個險渠道的保險從業人員,采用非法手段套取處于正常期的保單資金,給廣大保險消費者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為此,保監會等相關監管部門提示消費者要關注和防范P2P平臺風險,同時也表示將對不良平臺予以堅決打擊。

    慧眼辨別推薦項目

    針對少數P2P平臺利用非法手段套取保單資金的情況,銀客網副總裁李飛指出,目前常見的非法手段有兩種:

    一是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騙取用戶信任,進而獲得其相關信息,引誘用戶退保后“升級”購買P2P產品;二是違規向保險消費者承諾高收益,回避產品風險,勸說保險消費者進行保單質押,將質押貸款作為投資款投入P2P平臺。如果用戶遇到類似的情形,一定要加強防范,切勿隨意相信所謂“熱心人”的推薦。

    李飛表示,P2P平臺應該堅守政策法規底線,應堅決打擊利用違法違規手段套取用戶資金的情況,保險與P2P完全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模式,這種通過欺騙用戶獲取客源的方式涉嫌欺詐。

    目前P2P行業正經歷著飛速發展,優勝劣汰正在加速,沒有核心競爭力的P2P平臺會面臨巨大壓力,為此不少平臺都在找尋新的資金渠道入口。

    保險行業的存量用戶的確擁有大量的沉淀資金,但應該警惕的是,P2P網貸屬于債權投資類理財,用戶應當具有主動性的認識,不同風險偏好應該選擇不同類別的P2P產品。李飛認為,這種將保單“包裝升級”為P2P產品,用戶無法獲知資金的真實用途,無法真實了解所投資項目的真實情況,存在較大風險。

    另外,保險理財的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而P2P理財普遍在8%~15%,且兩個金融產品在屬性、風險、保障機制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差異,用戶應該理性選擇,更要拒絕這類“保單套現”類的手段。

    P2P平臺的規范性需提升

    據“網貸之家”最新公布的3月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3月份P2P正常運營平臺1728家,爆發問題平臺達56家,環比上月降低28%,但仍然遠超去年同期水平。

    由于市場預期P2P網貸行業可能設立監管準入門檻,在政策預期下,3月P2P網貸成交指數和人氣指數較2月大幅上升,整體成交量達492.60億元,創歷史新高,環比上升了46.98%,是去年同期的3.51倍。而問題平臺較2月份有所下降,共有56家。

    隨著行業監管愈加明確,P2P平臺的規范性和可信度都需要進一步提升。交易透明度、平臺的安全性以及風險控制等方面都是P2P平臺發展和用戶選擇的主要參考標準。資本實力較為薄弱以及有不良運作嫌疑的平臺,將面臨嚴峻政策風險。業內預計,政策出臺后,行業將進入“深度洗牌期”,平臺數量將大幅度減少,而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來的平臺必然是經得起考驗的“金牌P2P”。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