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涉足互聯網保險業務,不管這些互聯網保險新秀業務是否成形、是否盈利,相關公司股價率先迎風飛起。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至少6家被冠以互聯網保險概念的上市公司股價暴漲,更有公司一季度漲幅超200%。
面對跨界者的洶涌而至,一家保險公司負責互聯網業務的高管感慨,“目前互聯網銷售的主要是高成本、低利潤的產品,新的外來者要搶占市場并不容易”。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上市公司通過做互聯網保險業務能夠快速上量、商業模式也簡明扼要,有較好預期。更重要的是,通過收購進入這個領域能夠吸引資金關注,對提高公司市值很有幫助。
瘋狂的互聯網保險
4月2日,上市僅數月的京天利發布了首份年報,但成績并不理想: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跌了29.85%和18.17%。盡管如此,京天利當日依然以漲停價收盤并創下新高,股價突破200元大關。
京天利是國內領先的移動信息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但投資者的興奮點似乎不在于公司主營業務,而在于公司宣布將進軍互聯網保險業務。京天利年報發布后,各家券商研報關注點也多集中在這一領域,有券商表示京天利清晰的戰略將有望“成就互聯網保險龍頭”。
對此,有券商分析師表示,京天利“搶占市場先機,互聯網保險龍頭地位不斷增強,互聯網保險第一平臺漸行漸近”。
京天利現象并非孤例。今年3月,三泰控股宣布收購煙臺偉岸全部股權,得到一家互聯網保險營銷平臺“金保盟”。在一些券商分析報告中,這家名氣并不大的互聯網保險營銷平臺被估值79億元。
對于上述行業外資本的跨界行為,一家中小型險企總經理表示,“這些上市公司的做法很聰明,通過做互聯網保險業務能夠快速上量、商業模式也簡明扼要,有較好預期。更重要的是,通過收購進入這個領域能夠吸引資金關注,對提高公司市值很有幫助。”
多路徑切入
各路資本根據自身上市公司平臺的特點,從不同路徑切入保險行業。
一些公司通過成為險企服務商的角度切入互聯網保險,如三泰控股。今年3月,三泰控股收至麾下的“金寶盟”網站,為保險公司、金融公司提供推廣投放服務。不過,這項業務高度依賴單一保險公司,商業模式并未穩固。
收購互聯保險銷售平臺是常見做法,如焦點科技。2011年,焦點科技建立了互聯網保險代理公司“新一站保險”,并于同年收購了互聯網保險經紀公司“慧擇保險”,這兩個網站在業界具有一定地位。但2014年焦點科技只有7.12%的收入來自保險業務。
此外,新一站和慧擇保險均仍處于虧損期,兩者于去年分別虧損425萬元和470萬元。
邦訊技術則試圖通過為保險中介提供服務來切入互聯網保險。作為無線網絡優化系統提供商和設備供應商,邦訊技術建立了“寶720”網站,這個獨立第三方互聯網保險交易平臺,可以為保險中介機構和個人代理人提供線上交易、培訓及管理服務。方正證券將這種模式稱為“B2B類批發商模式”。
生意寶則通過美亞財險進行戰略合作,從信用保證、產品責任險等領域切入,將美亞保險的相關保險產品推薦給電商平臺的企業,涉足互聯網保險業務。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