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山東老股民靠融資一年賺400萬 坦言賠錢很容易

    2015-04-21 13:25:17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亞麥

    \

    ◥20日,濟南市濼源大街一家證券營業廳里,人們排著隊等待開戶。

    \

    20日,濟南經十路一家證券營業廳里,不少股民正盯著大盤。

    經過了上周末過山車式的信息轟炸,周一的股民再次遭遇過山車般的市場行情。滬指全天大幅震蕩,幾乎失守4200點,有個股漲跌幅超過18%,讓不少新股民大呼心臟受不了。

    不過,面對股市的調整,多空的激戰,不少人還在忙不迭地跑步進場湊個熱鬧,已經在這波行情里賺到大錢的股民還不想離場,而證券從業人員更是在“享受”這久違的忙碌。

    證券營業廳 想攢點旅游資金 小鮮肉入市匆忙

    20日上午10點,記者在濟南市濼源大街的一家證券營業大廳內看到,前來辦理開戶的市民擠滿了營業廳,其中多數以中年人和年輕人為主。

    “現在股市這么好,早就想開戶了,但一直都在觀察。”正在等待辦理開戶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周圍的朋友不少都在今年初進入了股市,許多人賺了不少,這讓他實在按捺不住了。對于入市的風險,張先生說,“自己玩得也不大,跟著朋友炒,應該沒事。”

    “90后”的媛媛還差2個多月就畢業了,她想趕在畢業前入市賺一筆旅游資金。“最開始投入的本錢就4000元,其中自己攢的有2300元,父母又贊助了1700元。”媛媛介紹,父母都是老股民,加上自己學的就是金融,父母對于她在股市“小試牛刀”的決定都非常支持,“沒指望賺錢,主要是練練手,長長見識。”

    在大廳旁的里間,股民們正在聚精會神地盯著大盤,操作機上的鍵盤滴滴答答發出聲響。“4300點了,估計得調整兩天。”炒股十多年的王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央行降準,但他對這兩天的股市并不抱太大的期望,不打算調整倉位。李先生則告訴記者,現在大盤漲得很快,但自己手中的股票并沒多大起色,但也不擔心會暴跌。“你看看外面開戶的新人,現在股市不缺錢,估計得嗆著不少。”他的話引起周圍一陣笑聲。

    上午股市不斷拉高,股民們心情都不錯。然而下午2點多,記者再次來到這家營業廳時,隨著滬指下挫,營業廳的氣氛低落了許多。許多股民繼續觀望,不著急操作,有的還在營業廳里打起牌,消磨收盤前的時間。

    “都在倉里呢,現在跌了不少。”一臉郁悶的張女士緊緊盯著大盤。她告訴記者,現在漲得好的一路一帶股票,自己都沒買,但她并不打算調倉。

    “對于那些空倉者,我只想提醒一句,千萬不要盲目追高,現在正處于股市的調整期,大盤擊穿4000點的可能性也存在,短線操作一定注意風險,中長線可以抱著國企改革股、一路一帶概念股。”長江證券濟南花園路證券營業部資深投資顧問王慶濤說。

    老股民 靠融資一年賺400多萬,繼續看漲

    與拿自有資金炒股的人群不同,市場還有不少股民這次用上了杠桿。從1997年開始炒股的孫先生接觸融資融券業務已有3年時間。

    借助兩融,孫先生的資產賬戶短短一年就從180萬元增至600多萬元。孫先生說,他開通兩融業務后,操作的第一只股票是歐菲光。“當時我的賬戶資產接近180萬元,2013年2月份左右,我以66元/股的價格融資買入歐菲光,算上0.7倍的融資額度,我合計投入資金300萬元。”孫先生邊說邊指著這個股票的K線圖給記者看,“當時融資的利息是8%左右,融資買入歐菲光后不到3個月,股價就沖上了83.99元。”

    2014年2月,孫先生賣出歐菲光,“那時我已經賺了200%,手里資金額度超過600萬元,達到預期了,而且中小盤股的行情也快走到頭了。”他如此解釋出貨的原因。

    “其實,當時我的融資額度可以是1.5倍甚至更高,但我一向謹慎,比較保守,所以選擇了大約1倍的額度,而且一直保持到現在。”孫先生說,他浸淫股市18年了,既沐浴過6124點的大牛市,也品嘗過2000點的酸澀。“賺錢很難,但賠錢卻很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大有人在。”

    去年“五一”后,孫先生第二次融資。這次,他投資了一只國企改革概念的大盤藍籌股,靠自有的600萬元資金,再加上1倍融資額度,炒這個股他合計動用了1200萬元。“我當時申請融資業務非常容易,大多數股民沒這意識,很少有人來做這項業務,所以營業部的資金充足,我輕松拿到我想要的份額。”孫先生說,“2015年以來,這只股票的收益率已經達到了50%。目前,我并沒有拋售,國企改革的勢才剛剛開始。”

    券商 五年前求著客戶融資,現在額度早沒了

    很多老股民接觸融資融券業務,都是在券商的軟磨硬泡下進行的。“(券商)求著我幫幫忙,并贈送我一個小臺燈。都是多年的老客戶,我也就答應了。”孫先生說,就這樣他成了那家營業部里第一個開辦融資融券業務的個人投資者。

    其實,融資融券交易系統早在2010年3月31日就正式開通了,但對很多人來說,它到現在都還是個“新事物”。

    “從啟動到2013年這段時間,兩融業務一直不瘟不火,我們券商推廣也很困難,因為總部有指標任務的考核,所以我們主動聯系客戶,求著他們辦理兩融業務,甚至有的時候需要給客戶一些小禮品。但是即便這樣,我們兩融業務也開展得不理想。”長江證券濟南花園路證券營業部資深投資顧問王慶濤對記者表示,兩融業務開展難,與當時股市行情不好有很大關系。

    然而這波牛市帶動兩融業務很快火了起來。“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融資融券業務才正式瘋狂。”王慶濤對記者說,兩融的門檻從50萬、20萬、10萬再到5萬,一直在降低,“那時候,證券公司的資金都被用完了,像我們營業部只有2億元的額度,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被用完了。”

    去年12月,證監會對12家券商的融資類業務進行處罰,使得融資門檻再次提高到50萬元。“但這對券商影響不大,因為融資額早已經用完了。”王慶濤說。

    分析師 宏觀政策個股走勢都要研究,工作量翻倍

    上個周末最抓狂的應該是分析師,有人開玩笑說,他們從上周五到上周日應該撕了好幾份策略報告。而隨著股市成為每個人議論的話題,券商分析師也確實忙得焦頭爛額。

    “除了資金流向,還有貨幣政策的變化,這些我們都得研究。”20日上午10點左右,齊魯證券的劉保民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忙得拔不動腿了,剛結束了周末的學習,就投入到周一的業務大戰中,“實在忙得沒有時間。”

    自從股市過萬億后,劉保民的工作量就翻了一倍。他忙著研究國家的宏觀政策,研究資金流向,做好資金的把控和跟蹤。

    一直關注國家政策的劉保民認為,證監會近日警示風險,擴大做空的范圍,從長遠看,對股市的健康、理性發展是有利的,“不能光做多,不做空。天旱來個及時雨,降降溫,在投資很熱的情況下適度調控。”

    劉保民分析,現在市場一味看多,有人甚至賣了房子去炒股,但股市不會天天上漲100個點、200個點,市場不是瘋牛,而應該是慢牛。前期炒作的板塊漲了10倍20倍,有的熱點漲幅過大,該回避的就回避。

    下午4點,劉保民還在與客戶交流,忙碌的節奏絲毫沒有放緩。著名股評家、股市操盤手李海明也說自己的工作節奏和狀態受牛市影響很大。“公司的投資額加大,時常要加班。”他說,“近期,剛聽了一場如何投資分級基金的講座。”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