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證指數走出五連陽,滬市更是放出10100億巨量,以跳空長陽一舉突破4572點,創出新高4658點,這是意味著新行情開始?還是意味著反彈接近尾聲?記者采訪發現,對于下周走勢市場分歧較大,并不是一味看漲,短期存在回調的風險。因此,提醒投資者牛市下半場要注意控制倉位,后期布局時大小盤股可兼顧。
走勢>>>
暫無見頂跡象
對于后期的走勢,島城分析人士的看法也不盡相同。第一創業證券分析師牟豐表示:“周五市場大幅上漲量能突破1萬億,權重股領漲量能大幅放大,放大的成交有利于指數進一步上行。近期我們一直提示市場類似情況在歷史行情中大概率是上漲的,但是此結構后期仍有兩種走勢可能形成,目前尚不能確認為市場重回上漲趨勢。小周期結構顯示為震蕩結構,該結構的指數上漲走勢也需要成交量能的配合,所以仍需權重股進一步支撐量能。”
東北證券陳建林則表示,滬指早盤跳空高開直接突破前期高點,主板市場強勢走勢遠遠超出預期。預計股指下周延續上漲走勢,盤中回落可考慮逢低買入。
陽光私募管理人、上海九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黃建忠認為:“我對后市整體的看法是牛市下半場,不過目前還沒有見頂的跡象。”他分析說,市場牛市沒結束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家層面還有很多使命沒有完成,比如國企改革、間接性融資變成直接融資等等,因此國家目前也不愿意市場走弱;二是投資者層面,過去十幾年間,大資金流向房地產,如今房地產的蓄水池功能在減弱,目前來看還是小部分資金流到股市中來,從資金流向來看還足以支撐市場的牛市行情;三是市場本身的結構性原因,前期中小市值的題材股漲勢驚人,短期市場蘊藏了很大的風險,但是還有一些值得投資的公司沒有充分上揚,成長性個股被低估,大盤指數還沒到見頂的區域。
牛市沒有見頂,那么后市的空間有多大呢,很多投資者非常關心這個話題。第一創業證券分析師牟豐表示,從周五盤中情況來看,在浪型結構上來說,4572點屬于震蕩浪的可能性較小,而屬于推動浪中一部分的可能性較大。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的歷史行情走勢中,類似的情況,較大的可能市場在當前位置不太可能直接形成高點,這種情況在1998年—2001年的行情比較常見。從2014年7月份2000點左右開始的這波行情,沒有延伸結構,而強勢推動浪中,多數情況下有且僅有一浪是延長結構。若如此,市場的高點仍需要向上延伸很多,具體的情況我們之前也提示過仍需要觀察至下周二收盤,才能對當前市場的浪型結構做出最后的認定。
大盤目前的點位,是不是已經高到天上去了?島城券商業內人士認為,4500點以上的中國股市雖然也不是很低的水平,而且相對于去年底3000點左右的合理中間水平,目前又上了一個臺階,基本處于一個合理偏高且小有泡沫的階段了。未來向上的空間仍然存在,但同時這個位置也不再是具備安全邊際的底部了,也許在現在的上升途中4500點只是半山腰。
操作>>>
布局要“大小兼顧”
盡管是牛市行情,但是操作不當仍然可能會虧錢。陳建林在操作上建議,對于漲幅過大的個股可以先行賣出,適當調倉換股,買入調整進入尾聲、具有補漲潛力的個股。他表示,投資者可以從兩個維度去把握:其一、受益經濟刺激的高鐵、核電、特高壓、新能源、中國制造2025題材;其二、國資改革標的中近期調整幅度較深個股,存在補漲機會。
在牛市中,追漲殺跌是兵家大忌,趨勢向上就需要順勢而為,能夠拿得住股票,坐得住板凳,才能悶聲發大財。具體操作策略上,關注前期表現低迷的權重板塊,適當規避漲幅過高的創業板個股。在大勢向上的時候,結合當前題材熱點進行布局是有必要的。同時,當選到優質潛力個股時,還要有耐心持股,不要過于在意短期的漲跌。
“前期主流資金在集中炒作中小盤股,對大盤股資金表現比較理性。在牛市的后半場會不會像2007年5·30行情后出現大盤股集體飆漲的情況,還要看中小盤股調整的幅度。不過,目前我們私募資金在布局上也開始做‘大小兼顧’,對前期一些漲幅較大的小盤股開始減倉,而布局一些開始抬升的大盤股。”黃建忠表示。
當下市場人氣高漲,在投資者情緒一片亢奮下仍需留一份清醒,對創業板指周五的放量收跌更需引起一定謹慎,短期內建議投資者仍應控制好倉位。
“切記不要滿倉進出,因為跌了沒法補倉,會失去理論上能夠翻盤的可能,只能被動等著漲回來(而且經常漲不回來)。滿倉進出尤其危險,就是今天全部資金買股,明天全部賣掉,跌起來的浮動虧損非常驚人。“齊魯證券江西路營業部投資顧問姚慶彬建議。
新股“巨無霸”攔不住牛市腳步
中國核電會不會成中國石油第二
周五IPO新發的23只新股中,中國核電頗引人注目。“巨無霸”即將登陸上交所,中國核電預計網上中簽率在1.5%到2.2%之間,凍結資金會在4000億-6000億元。中國核電上市會否重蹈中國石油的覆轍?
中國核電的IPO之所以引起各方的關注,是因為公司擬募集資金達到了162.5億元,這也成為近4年來首家融資超過160億元的大盤股。不過,對于中國核電的順利過會,島城券商人士紛紛表示這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雖然它在A股擬募集巨額資金,但是相比較A股每天超萬億元的成交,影響并不會很大。
近半個月以來,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節奏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提速。其中,在今年4月23日,中國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25家企業的首發申請。時隔僅兩周的時間,即在今年5月8日,中國證監會再度下發20家的IPO批文。
時至今日,A股市場的IPO發行節奏已經逐漸從原來的一個月核發一批,調整為一個月核發兩批。按照如此發行節奏,預示著未來A股市場每月核發的IPO數量有望達到50家左右。顯然,這是新股發行節奏明顯提速的真實寫照。就目前而言,雖然股市已經到了一個相對敏感的區間,且存在一定的去杠桿化壓力,但是,此時大盤IPO的來襲,并無需過度解讀。“我覺得管理層這個時候發大盤股火候掌握得不錯。”黃建忠表示:“短期管理層需要通過發新股控制慢牛的節奏,目前看,對股市的沖擊不會很大,預期偏正面。此前很多公司在排隊等待發行股票,特別是大盤股基本沒發,這個時候發出來是市場預期之內的事。”
至于中國核電會不會是中國石油第二,他認為近期新股炒作過頭,從幾元到幾百元的都有,中國核電應該會復制中國石油低迷的走勢,不過也要看它上市的定價會不會像中國石油那么高。
本版撰稿 記者 景虹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