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理財專訊 股民波動大,不少投資者逃離股市,重新加入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陣容。記者昨日了解到,近期6%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再次重現江湖,多投向國債、金融債等收益穩定領域。不過,上述高收益產品期限較短,加上還有募集期,不是中長期理財首選。值得一提的是,在售的部分理財產品是銀保產品,預期收益率是目標收益,而保底收益只有2%左右。
6%收益產品再現江湖
“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中,預期收益率最高的是6%,投資門檻為10萬元。”昨日,中山路附近一家銀行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說,不過這款理財產品期限只有36天,而且還有募集期。“你想中長期持有銀行理財產品的話,最好還是選擇預期收益率5.8%的產品。”這名理財經理這樣提醒說。
近期股市暴跌暴漲,固定收益類產品暫時顯現出優勢,尤其是銀行理財產品在月末、季末時期收益率小幅攀升,對于部分穩健型投資者的吸引力正在顯現。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上周(2015年6月20日至6月26日)共有569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5.13%。其中,有20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包含),占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總量的3.51%;有13款產品來自城商行,6款產品來自股份制銀行,1款產品來自農商行。
除了6%年化收益率的產品再度密集出現,從各商業銀行產品收益情況來看,除股份制商業銀行外,上周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均較前一周有所上升。
部分產品是銀保產品
多數銀行高收益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5%-5.8%之間,央行降息后,多數理財產品收益率也調低。與此同時,部分高收益率銀保產品成為銀行電子顯示屏、熒光屏重點滾動推薦的對象。
例如,在市區一家銀行網點推出 “可替代利率上浮1.5倍的高收益率保險產品一覽表”,記者看到該行主推8款保險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均在4%以上,有幾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不過,3年期銀保產品收益率將會下調。“我們在售的一款銀保產品3年期收益率為5.53%,但從7月1日開始,該產品3年期收益率將下降為5.28%。”青島一家銀行負責理財的王經理向記者介紹說。
王經理也向記者透露,超過5%的理財產品中的確有不少屬于銀保產品,不過它們的預期收益率為目標收益,實際保底收益只有2%左右,投資者購買還需謹慎。
當前購買哪類理財產品最合適?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在流動性依然充裕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總體趨勢還是以下降為主,投資者如果不考慮流動性,可抓住階段性機會,購買中長期的理財產品,鎖定高收益。 (記者 錫復春)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