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刷一下指紋就能發紅包啦。”在傳媒公司工作的劉先生經常發微信紅包和朋友聯絡感情,最近他發現微信支付已經可以使用指紋支付功能。
其實,微信并不是國內第一家推出指紋支付功能的軟件,之前阿里巴巴與京東都分別在支付寶錢包與京東錢包軟件中開啟了指紋支付功能。不僅如此,也有銀行在APP軟件中推出了指紋支付功能。在以前,指紋只限于手機的開鎖解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刷指紋進行支付。
指紋支付省時省力
“請驗證已有的指紋,用于支付”?,F在劉先生發微信紅包不再需要輸入六位數字密碼,只需要刷一次指紋。“感覺指紋支付很方便。”劉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手機支付越來越頻繁,但是感覺輸入鍵盤密碼很麻煩。手機鍵盤比較小,容易摁錯,并且有的還要數字鍵盤和字母鍵盤來回切換。”劉先生告訴記者,指紋支付就方便多了,不但省去了輸入多位密碼的麻煩,而且更節省時間。
“我覺得指紋支付更安全。在公交車上或旁邊有陌生人的環境,指紋支付能防止輸入密碼時被旁人偷窺。”在延吉路附近工作的張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手機支付輸入數字密碼,閨蜜根據我的手勢順序竟然能猜出來,雖然是開玩笑但想想還是后怕。”張女士告訴記者,支付寶開通指紋支付功能后,她就立馬使用。
對于剛退休的紀先生來說,指紋支付解除了他經常忘記密碼的麻煩。“手機支付很方便,但是老忘記密碼。在指紋傳感器上輕輕一刮或者一觸摸,支付即可成功。”張先生覺得指紋支付比輸入數字或者字母密碼要高效快捷許多。
銀行跟進指紋支付
如今,用戶名、密碼已經成為移動支付的必備條件。不過銀行卡、網絡第三方支付在查詢、支付、進入界面等環境,需要幾個密碼并要求不能重復。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數字密碼用于一般網絡注冊要求使用尚可,用于網絡支付、銀行卡支付等方面,密碼被破譯、款項被盜竊情況不斷發生。相比于數字密碼,指紋具有唯一性、穩定性和難以復制等特點,安全性更加可靠,黑客和一些別有用心之徒很難破解。
自2013年蘋果在發布會上正式介紹了TouchID指紋傳感器后,指紋識別模塊逐漸成為各大主流手機廠商——三星、華為、OPPO、LG、魅族等設備的標配硬件。如今,阿里、騰訊與京東等國內互聯網企業正積極發力指紋支付功能。
記者了解到,已經有銀行率先推出手機銀行指紋支付服務。“登錄手機銀行APP后,輕輕按下指紋,就可取代短信驗證碼,輕松完成各類繳費、充值等業務。”一家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體驗發現,交易時,手機會跳出指紋驗證的頁面,此時只要按下指紋就可完成交易,省卻等待和輸入驗證碼的步驟。若連續按錯三次指紋,此筆交易將改為短信驗證方式。
刷指紋還需關注安全
“刷指紋方便是方便,但是到底安不安全?”面對指紋支付,很多市民會有這樣的疑慮。不過對于指紋支付的安全性,蘋果表示已在iPhone中加裝了安全防護和備份系統,用戶需要設置一個密碼來啟用指紋識別功能。并且,用戶不難發現,當iPhone 6/6P重啟或者48小時處于屏幕鎖定狀態下,解屏需要輸入密碼才行。
“密碼泄露可以改,指紋泄露怎么辦?”有市民擔憂。不過微信方面強調,微信支付的服務器上不會存儲用戶真實的指紋信息,因此不存在因服務器被攻擊,導致大量用戶指紋泄露的可能。支付寶錢包也曾作過解釋,在和手機廠商合作的指紋支付方案中,所有的指紋數據都被儲存在用戶的手機中,不會被上傳至網絡云端,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服務器被攻擊而可能導致的安全事故。業內人士建議,相關互聯網企業在主推指紋支付的同時,將該功能暫作輔助屏障,與傳統的密碼支付、圖形鎖、短信驗證等配合使用。另外可將指紋支付設置成多個指紋記錄,按需抽取,以此避免因單個手指的受傷導致指紋支付無法開啟等問題。記者 王曉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