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巴菲特的這句投資箴言一直在影響著投資者。一度癲狂的黃金,風靡一時的“寶寶”,全民皆炒的A股……歲月如梭,最火的理財產品亦是在上演日月轉換,投資者要想踏準理財節奏是很難的一件事,一旦踏不準,極有可能滿盤皆輸。為此,資深理財師再次提醒,合理資產配置才是財富增值之道,投資者不要將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最好采用財富多分法,由此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行長支招1
合理配置 用過日子心態去理財
個別投資者理財時喜歡冒進,當發現一款理財產品有高收益時,往往容易沖動,拿出手中全部資金去“押寶”。一旦這款理財產品出現 “過山車”行情,投資者就會讓自己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為此,有20余年從業經驗的中行香港路支行行長程熙忠建議稱,投資者最好用過日子的心態去理財,不求賺大錢,只求穩穩當當。
程熙忠行長表示,他一直信奉穩健理財觀念,于是將個人理財經驗總結成“3個三分之一”。第一個“三分之一”就是純粹存款,他始終相信“現金為王”的觀點,他這部分錢主要用于日常開銷及親朋好友應急,“如果碰到親戚借錢,或者家里添置家具等,從存款中支取最合適。”
而程熙忠的第二個“三分之一”就是購買理財產品。“銀行理財是必須要買的,穩健型的基金產品也是我重點考慮的,貨幣基金等也是我十分青睞的,買境外理財產品等也是我一直在布局的。”他最后的 “三分之一”就是配置家庭保險及購買貴金屬產品等。人到中年的他“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正兒八經的頂梁柱,為了防范家庭意外風險,他配置了意外險、重疾險等保險。另外,他對貴金屬理財產品也是情有獨鐘,拿出部分資金配置了生肖金等產品。
行長支招2
財富“金字塔”實現資產穩定增值
“震蕩的市場行情會充分教育投資者,時間是長期投資、跨越周期波動的最好朋友,而資產配置及多元化產品組合是應對投資資產波動的最好武器。”昨日,招行遼陽西路支行行長王暉分享個人理財經時說。她認為,投資者要做到“在市場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市場恐懼的時候貪婪”并不容易,投資不在于一時獲利多少,而是通過資產配置的理念,把握市場本質,穿越牛熊,從而實現長期資產的保值增值。
王暉行長一直認為資產配置比產品更重要,在滿足現金流和剛性支付需求的基礎上,根據個人收入資產狀況、家庭結構、進行資產的優化配置,搭建一個資產配置 “金字塔”,實現財富的穩定增值。
“在資產配置‘金字塔’中,首先以現金、存款(含貨幣類產品)、意外保障和重疾保障為基礎,作為金字塔的底座,保障流動性支出,同時以保險的方式分散家庭穩定收入提供者及家庭成員的意外和疾病風險。”王暉如是說,第二層可配置理財產品、教育金、養老年金,各類期限理財產品形成的理財組合,幫助投資者獲得風險可控的穩定收益,教育金和養老金作為長期年金類投資,以今天的收入保障未來的支出,同時抗通脹、可豁免、避稅負、保資產;第三層是債券基金以及實物金銀;第四層是股票股指基金;最后一層是股票、期貨、期權、私募等可以獲得更高收益的產品。
王暉還提到,金字塔的結構,越往底層風險越小,越往塔尖收益越高,每個投資者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分析金字塔的搭建是否穩健,哪弱補哪兒,財富結構才越穩固。
【案例分析】
年收入22萬 三口之家如何理財?
家庭情況:
黃先生今年31歲,在島城某知名企業工作,年收入約13萬元;妻子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年收入9萬元左右;兒子今年兩歲,由家里老人照顧。此外,黃先生夫妻二人年終獎合計6萬元,二人均有五險一金。兩年前兩人貸款買房,每月房貸5500元左右,家庭生活費月均4000元。因前期購房已花掉多年積蓄,家庭存款如今只有7萬元。
理財目標:為夫妻二人購置保險,為兒子購買教育金,明年購買一款16萬元的家庭轎車。
【理財建議】
“1234”配置 理財保障兩不誤
針對黃先生的家庭理財目標,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私人銀行財富顧問高文哲認為,他可以參照“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來合理配置資產,簡單來說就是“1234”配置法。“‘要花的錢’占比10%,主要用于短期消費,例如3-6個月的生活費。”高文哲說,“保命的錢”占比20%,就是要購買意外重疾保險,這部分錢的特點就是 “專款專用”、“以小博大”,是解決家庭突發的大開支。
再次,“生錢的錢”占比30%,這部分錢重在收益,例如購買股票、基金、房產等,不過她提醒投資不等于理財,看得見收益就得看得見風險。最后,“保本升值的錢”占比40%,就是要讓錢保本升值,可配置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等,以及債券、信托、分紅險等,這部分錢的特點是本金安全、收益穩定、持續增長。
針對黃先生的家庭情況,高文哲表示,黃先生和妻子首先應完善保障。黃先生和妻子作為家庭經濟的支柱力量,應該投保足額的商業保險,主要是意外傷害險和重大疾病保險。保費支出控制在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以內,既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又可以獲得合理額度的保障。粗略估算,夫妻二人的總保費支出約為2.7萬元/年。
考慮到黃先生打算為孩子購買教育金保險,夫妻二人的總保費可以控制在2.2萬元/年左右,孩子的教育金儲蓄可以每年投5000元左右。按照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保險產品來看,意外傷害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的繳費期最長可以到被保險人60歲,而教育金保險多為繳費至孩子成年。“那么孩子成年后家庭的保費支出可能會下降,而家庭收入有上升趨勢,為了維持保額能夠基本覆蓋風險,保費支出也要在一定時期進行相應調整。”高文哲說。
在進行多元化的金融投資方面,高文哲建議黃先生先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評,根據自己的投資風險偏好以及以往的投資經驗進行金融資產的配置。“黃先生可配置一部分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例如定期存款、基金定投、銀行理財產品等;同時也要配置可博得較高收益的權益類產品,例如股票、股票型基金、貴金屬T+D交易等。”高文哲再次強調金融投資都是存在風險的,所以她在此不便做出過于詳細的規劃,還需要與黃先生進一步溝通才行。
為達成明年購車計劃,高文哲建議稱,黃先生和妻子的6萬元年終獎可作為購車首付款,剩余的可辦理車貸,辦理三年的車貸10萬元,月供約為3000元,這樣也可以控制每月的負債比例在家庭收入的50%以內,這樣既可改善生活,又不會給家庭造成特別大的負擔。
記者 錫復春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