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半年,中國股市正變成一個普遍的社會話題,所經歷的波瀾壯闊與峰谷交替似乎前所未有。目前,股市劇烈動蕩已基本告一段落,今天,我們對半年股市做一個復盤,拋開單純技術層面的分析,去探究股市里的人性,尋找經濟發展在股市里的影射,以及股市波動背后所引發的中國階層的變化。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多頭司令”李大霄6月13日空降青島,開場一句“地球頂到了,不要被反彈所迷惑,大家快跑”的話引爆全場觀眾。此前一天,上證指數漲到5100點。對大盤充滿信心的觀眾顯然沒把“李司令”的話放在心上,有人嗤笑,甚至有人私下說,李大霄就是A股的一個笑話。大約同一時間,東方財富通股吧中出現這樣一個神貼:6月15日開盤10分鐘內,是散戶的最后離場時間,這波暴跌將從6月15日開始,7月10日結束,最低跌破3400點。不論提醒還是預測,都擋不住散戶的狂熱,一片猩紅的大盤指數里,會有一夜暴富,卻也能吸人鮮血,吞噬骨髓。
“把本金還我,保證這輩子不再參與了”
當時對李大霄不以為意的,就有青島股民王敏。盡管李大霄試圖用市盈率和高管減持潮這兩大理由讓青島股民接受自己“地球頂”的觀點,王敏仍然在本輪“股災”前幾天,買入了智能機器概念股上海機電,并且是在每股35元的價格上,全倉買入50萬元。
之后沒多久,上海機電開始出現明顯的下跌趨勢,王敏沒有像那些恐慌盤一樣選擇逃離,反而一個勁加倉。6月25日,單單上海機電就買入了80萬元。上天跟散戶們開起了玩笑。6月26日,A股正式進入恐慌性暴跌區間。此后幾天,上海機電連續跌停,一周之后,王敏的80萬元就只剩下了30多萬,要想真正解套,恐怕得等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說后悔也沒啥用了,那是本來想買房的錢,現在只能推遲買房計劃了,就是不知道這筆錢解套后房價會不會出現變化。”
相對于一些創業板股民,被套得死死的王敏還是相對幸運的,畢竟還有解套的可能和機會。此次“股災”之前,大多創業板股票都處于上百倍的市盈率區間內,暴風科技、全通教育等股價出現了幾十倍的翻滾。“很多創業板股票,恐怕這輩子都難以解套了,就跟花100元的價格買一股中石油一樣。”中信證券一位分析師說。
與王敏相比,徐翔雖然沒投入多少錢,五六萬元資金也是分散投入到各個基金賬戶中,但經過此番暴跌,徐翔手中的很多基金都下跌了40%以上,他只能希望自己手里的“奧拓”不會真的變成“奧利奧”。“我現在每天想的,就是盼望著股市能把本金還給我,我保證這輩子都好好存錢,不再參與資本市場了。”
“大不了從頭再來”
股民王博選擇的是從頭再來,把失敗當做教訓,勇敢地面對未來。反復約請后,記者和王博7月18日下午終于見了面,濟南的天空大雨傾盆,咖啡廳里正放著劉歡的成名作《從頭再來》。那低沉的旋律和舒緩的歌詞,更加襯托出王博的心境。
“有什么辦法,股市就是很殘酷,賺的時候很爽,賠的時候很難受。不過好在還剩下了50萬元的本錢,夠我東山再起、從頭再來了。”王博以這句話作為開場白。
認識王博的人都知道,他有“小股神”的雅號。去年6月份,他就成功預見到了本輪牛市,并一舉買入歐菲光,5個月的時間,賬戶資產暴漲了近2倍,達到了200萬元。“今年上半年,創業板漲勢很猛,我經不住誘惑,重倉殺入大禹節水,并且動用了融資融券,按照1:1的比例,賬戶共有資金近1000萬元。”王博說,就因為動用了融資杠桿,為噩夢打下了伏筆。據王博介紹,6月中旬,大禹節水開始跳水了,按照融資的規定,他需要補足保證金。
“每天都是跌停,都要補充50多萬元的補足金。過了3天我就受不了了,因為我所有的流動資金都放在股市了,哪有閑錢再去弄錢。”眼看著賬戶的資金每天以10%的速度減少,王博無力又無奈,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就被強制平倉了,扣除融資額度外,賬戶里就只有50多萬元的錢了。元氣大傷的王博就此在股市收手了。不過讓他感到慶幸的是,他沒有利用場外配資, “要是從場外配資的話,損失可能更為慘烈,肯定不會剩下這些錢。”進入7月份,王博又開始入市了,他選擇的標的是智慧農業。與以往不同,這次王博操作更為謹慎小心,“融資融券是堅決不會再利用了,操作上也以穩健確保收益為主。當年我是10萬元起家的,現在手里有50萬元,股市已經企穩了,大不了從頭再來。”王博自嘲地說。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