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大幅低開,滬指 跌2.10%,報3985.57點,成交69.93億元;深成指跌2.04%,報13242.7點,成交83.37億元。板塊方面,全線飄綠,互聯網板塊、央企改革、稀土永磁民營醫院跌幅居前。
申銀萬國 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表示,盡管在上周末的時候,股市沖高回落,從而終結了大盤的連續上漲格局,但是當周所創出的4184點反彈新高,還是令很多投資者振奮不已,事實上也確實有人認為新一波的上漲行情開始了,指數站上4500點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桂浩明認為,最好還是對后市謹慎一些。現實是什么狀況呢?股市大跌以后,為了維護國家的金融安全,避免股市流動性缺失對社會帶來的沖擊,國家斷然采取了直接干預市場的措施,于是也就出現了所謂的“國家隊”大舉買入股票的狀況。
顯然,在危急關頭這樣做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隨著具有政府背景資金的入市,客觀上改變了股市的市場化運行格局,進入了一種人人都在揣測“國家隊”投資行為,并且以此為參照來調節自身操作的現象。這樣的市場格局,顯然不是一種常態,而在這個環境下,股市的走勢顯然不可能是所有參與者共同博弈的結果,而是更多地表現為投資者對“風向”的判讀。
于是,當有媒體報道說監管部門開始研究“國家隊”的退出時間時,股市立刻大跌;當媒體又報道說監管部門正準備研究恢復IPO 時,股市同樣是再度大跌。所幸的是,在這些報道出來后,監管部門都在第一時間作出了否定,從而穩住了市場。但問題是,“國家隊”能夠長期進駐市場而不言退出嗎?IPO會長期停止進行嗎?回答是“是”的話,那么這個市場就不是真正的市場。
因此,在市場沒有恢復到正常運行的格局時,指數再有什么表現,都不是自然的。更何況,當初一些表示要增持股票的投資機構也明確表示,在4500點以下“不做空”,這就是畫出了一條明確的警戒線。當股指上漲到4184點的時候,實際上距離這條警戒線已經不到8%了,投資者自然會在這個位置上考慮減倉而不是加大力度操作的問題。
應該說,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都有意回避藍籌股,目的是避免指數上漲太多,為個股行情的展開留出空間。盡管如此,上一周來大盤還是上漲了一段,這就為調整埋下了伏筆。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大盤在上周五的下跌是很正常的,廣義而言,4000點上方壓力很大,在這里做多面臨不小的風險,換言之指數不可能很順利地向上突破。
當然,即便現在大盤調整,下行空間也是有限的,在多數人的判斷下,“救市”的成功與否,最主要的標志就是指數能夠穩定在什么位置。所以,如同現在股市不太有機會大漲一樣,現在大跌的可能也不存在,股市實際上是不由自主地進入了一個區間運行的狀態。
從操作角度來說,這也是一個做個股行情的很好時機。在藍籌股原地踏步,同時又有指標股不時護盤的背景下,那些有題材、有業績以及彈性好的股票,應該說會獲得更大的運行空間。當然,這對投資者的操作技巧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而言,由于現在是中報集中披露的時候,那些成長性好,并且還能夠進行中期分配的公司,有望得到更多關注。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