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融資回歸凈流出狀態 兩融新規降低杠桿功能

    2015-08-05 10:48:57
    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亞麥

    本周一,A股兩融余額下行至1.29萬億,創出本輪調整以來新低。與此同時,融資買入已經連續7天凈流出。然而,上證指數不但沒有繼續殺跌,反而于次日企穩,反彈幅度高達3.69%。昨日收盤,滬深兩市出現510只個股漲停。這一背離走勢表明,面對第二波去杠桿進程,市場的恐懼心態逐漸消失,在沒有更多利空影響下,已具備完全的承接能力。

    今年6月中旬開始的第一波兩融資金場內去杠桿,成為市場急跌的罪魁禍首。

    第一波去杠桿,恐慌情緒貫穿始終。從6月19日開始,兩融余額從2.27萬億峰值跌落至1.44萬億,跌幅36.56%。A股融資買入資金連續14個交易日凈流出,單日流出資金量從55億元暴增到1700億元。尤其在大幅殺跌的7月6日至8日最后三天,融資買入資金凈流出連續單日過千億,分別高達1363億、1443億和1700億元??只艢⒌苯友昙岸壥袌觯Ч傻5臍v史奇觀反復出現,個股大面積連續被摔在跌停板上。

    在經過10個交易日的反復后,兩融市場進入第二波去杠桿。其顯著特征是,兩融余額持續創新低,融資買入連續7天凈流出。最新數據顯示,7月30日至8月3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單日融資資金凈流出從12億元擴展到416億元。兩融去杠桿主場已從深圳小盤股市場轉移到滬市主板。截至周一,深市兩融余額為4623億元,滬市為8349億元,深市先于滬市見到低點。行業數據方面,證監會標準17個行業全部出現單日融資資金凈流出,制造業領先金融業出現175.89億元凈流出,行業去杠桿加速傳導。

    不過,與第一波去杠桿相比,近期兩融余額萎縮的幅度明顯收窄,單日融資凈流出資金量僅為恐慌期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波去杠桿進程中,新的特征顯示,個股連續大面積跌停不復存在,股價彈性充分顯露出來。此外,二級市場竟然甩開兩融的新低開始走出自我修復的走勢。

    在連續去杠桿過程中,監管層出臺滬深兩市融券交易從T+0調整為T+1的新規,由于當前融券余額規模在兩融余額的占比僅1%,市場各方認為對兩融交易影響有限,且能有效控制短線高頻交易,進而有效控制做空動能。九鼎德盛認為,量能是最重要的指標,技術性普漲反彈需要量能的進一步配合,反彈才能維持相應的時間與空間。

    西南證券(600369)策略研究員朱斌認為,兩融余額創新低是好事。按照成熟市場的規律,一般融資總量占市場總市值的2%比較合適,按照這一標準,A股融資余額為1萬億左右比較健康。理性分析,目前融資余額仍有30%的下降空間。因此,不排除兩融余額會繼續見新低。

    對此,信達證券首席策略研究員陳嘉禾則從悲觀中找到了樂觀的理由:“現在來看,去杠桿進程比較順利,比如本周一,A股創業板一度大跌6.5%,如果杠桿還是很高的話,當天的創業板就會拍在跌停板上。實際情況是,市場很快就有資金在抄底。所以,應該說監管去杠桿已經達到了大部分目的,市場當前也逐步呈現出良好的承接力度。”

    在市場反復筑底過程中,券商營業部層面反映的信息顯示,客戶融資規模正迅速下降。而在此次過程中,部分客戶逐步降低杠桿,客戶心態穩定,看好后市的反彈機會。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融資規模的下降,投資者情緒逐步穩定,市場逐步進入均衡區域。

    “8月以來,個股波動雖然也比較大,但我們每天提示融資融券補倉的客戶數已經下降到10個以內,在7月份則是每天100多個。同時,近期未發生客戶被強平的事件,多數客戶杠桿已經降下來。6月份我們營業部的融資規模是12億元,現在已經下降不到8億元。”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

    該營業部負責人指出,雖然還有部分客戶接近預警線,但其持有的品種基本不存在流動性風險,隨時可以賣出股票來降低杠桿。同時,他表示,客戶與7月份暴跌時相比,心態已經好很多。部分營業部大戶認為,在沒有流動性風險的情況下,最多輸掉時間,并不會出現7月份的被強平狀況。

    另有中型券商營業部客戶經理表示,當前客戶融資規模相比6月下降過半。在前期市場反彈中,多數客戶降低了相應的投資杠桿,目前新增融資情況基本沒有,預計未來融資規模會進一步下降。

    該人士表示,當前營業部加大風險教育,存量客戶基本都會接到客戶經理的電話,通過規則解說和風險提示,多數客戶已經對預警線和強平線較為敏感,在流動性較好的情況下,客戶自己會在觸及相關風控水平線時采取措施。

    “目前大客戶來看,已經在重新調整心態,等待新的投資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暴跌中吸取教訓的部分大客戶開始關注相關量化產品,積極購買公司的相關量化對沖基金產品。這從側面反映出客戶已經基本走出7月的低落情緒,逐步開始轉向積極。”前述客戶經理表示,雖然營業部較為冷清,并無客戶來辦理業務,但存量客戶基本已經穩定。

    他表示,目前除了少數客戶在反彈后轉出了保證金,多數都選擇留守,并未出現客戶保證金大幅流失現象。

    業內人士認為,兩融從高峰時期的2萬多億元下降至近期的1.3萬億附近,顯示市場“去杠桿”壓力逐步趨緩,同時也顯示投資者對后市預期并不高,預計兩融余額還將進一步下降,但不會如前期市場暴跌時那樣的幅度和速度。

    前述大型營業部負責人認為,“即使市場再度反彈,預計融資規模也不會出現大幅度上升。經歷了上一輪市場的快速去杠桿后,多數客戶尤其是大戶承受了較大虧損,其很難短時間內再提杠桿。同時,在整體賺錢效應較低的情況下,客戶已經降低了預期,目前逐步轉向低杠桿投資。”

    融資回歸凈流出狀態 兩融新規降低杠桿功能

    截至7月31日,兩融市場規模為13386.57億元,環比縮小了8.18%,其中融資余額13354.16億元,環比縮小了8.18%,買入與償還之比為0.83,繼前周凈流入后再次回歸凈流出狀態,這也是今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融券余額為32.4億元,環比減少了6.42%,賣出與償還量之比為1.0072。

    雖然融資融券業務規模近期持續萎縮,但融券業務近期受到的關注度頗高,管理層于8月4日推出新規,此舉將對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日內交易將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進一步削弱融資融券業務的杠桿功能,可以預見的是,融券標的的成交量將會有所下滑,但由于融券整體存量有限,對市場影響范圍不大;而做空工具的削弱,市場一般都會以利好解讀,有助于目前市場的企穩需求。

    此外,28個行業全部實現凈流出,其中國防軍工、休閑服務、紡織服裝、農林牧漁、計算機凈流出比例居前。

    個股方面,兩市融資凈流入最多的5只個股為上海家化(600315)、成飛集成(002190)、濰柴動力(000338)、農產品、金地集團(600383);融券凈賣出量最多的5只個股為美都能源(600175)、梅雁吉祥(600868)、豐林集團(601996)、蒙草抗旱(300355)、重慶鋼鐵(601005)。本周截至目前兩市融資凈流入最多的5只個股為老白干酒(600559)、華策影視(300133)、上海萊士(002252)、上海家化、露天煤業(002128);融券凈賣出量最多的5只個股為本鋼板材(000761)、海航投資(000616)、滄州大化(600230)、北大醫藥(000788)、浙江東日(600113)。

    兩融余額跌破1.3萬億元

    距跌落1.4萬億元僅4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兩融余額便再度跌破了1.3萬億元關口,創3月11日以來新低。截至8月3日,滬深股市兩融余額報12972.90億元,各行業板塊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凈償還。近期融資資金主動的二次降杠桿過程與市場的持續震蕩磨底導致的謹慎情緒的升溫有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兩融余額的變化與A股市場的成交量能的聯動效應顯著,融資資金在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兩融余額七連降

    行業全面凈償還

    7月24日起,兩融余額再度步入下降過程,并于7月28日跌落至1.4萬億元關口下方,時隔4個交易日,兩融余額再度跌破了1.3萬億元關口,創下3月11日以來新低,實現七連降。兩融余額在短暫企穩后再度快速下滑并連破兩大關口,主要與后市預期分歧以及市場謹慎情緒引發的主動降杠桿過程有關。

    截至8月3日,滬深股市融資融券余額報12972.90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減少了413.68億元,降幅達3.09%。其中,滬市兩融余額報8349.6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下降3.16%;深市兩融余額報4623.23億元,與前一交易日相比降幅為2.97%。

    融資方面,本周一滬深股市融資余額報12938.10億元,當日融資買入額較前一交易日繼續下降120.31億元至665.05億元,為7月8日以來新低,然而當日融資償還額依舊維持在1千億元以上的高位水平,達1081.11億元。當日融資凈償還額較前一交易日明顯增長,為連續第7個交易日遭遇凈償還。

    融券方面,8月3日的融券余額為34.80億元,為7月2日以來新高。其中,融券賣出額與融券償還額雙雙較前一交易日明顯下降,分別報46.87億元和44.42億元。

    在此背景下,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凈償還。其中,前期獲融資客關注較多的非銀金融、銀行、醫藥生物、計算機、房地產和機械設備的凈償還額在20億元以上,非銀金融和銀行板塊的凈償還額更是高達46.69億元和30.94億元;休閑服務、綜合、紡織服裝、輕工制造和建筑材料的凈償還額相對較小,均不足5億元。

    昨日892只兩融標的股中,僅77只股票獲得融資凈買入,且均未超過1億元,三秦控股和華策影視的凈買入額居前,分別為8293.79萬元和8177.36萬元。當日遭遇融資凈償還的815只股票中,凈償還額在1億元以上的標的多達95只,海通證券(600837)和中國平安(601318)的凈償還額更是達到了8.14億元和7.56億元。

    兩融回落 成交縮量

    回顧本輪兩融去杠桿過程,自6月18日兩融余額創下2.27萬億峰值后,便出現連續、快速回落,直至7月8日企穩于1.4萬億元附近,此后的14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兩融余額維持在1.4萬億元上方。然而7月28日以來的二次去杠桿過程打破了這一均衡狀態。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市場持續震蕩磨底及謹慎情緒升溫,導致兩融投資者再度開啟主動降杠桿過程,融資償還額便維持相對高位;相同的原因也導致了融資客做多熱情降溫,因此本周以來融資買入額呈現明顯的低迷特征。

    兩融余額的變化與A股市場成交量能的聯動效應明顯。年初以來,伴隨著兩融余額的不斷上升,兩市的成交額也“水漲船高”,兩融交易額占A股成交額的比重也基本維持在17%以上。但自兩融余額6月18日開始下降之后,兩市的成交額出現了明顯回落,從5月末6月初的2萬億元快速下滑至7月10日的9000億元左右,至7月中旬兩融余額于1.4萬億元附近企穩才再度回升至1.3萬億元左右。其中,7月23日-24日兩融余額一度小幅上升至1.46萬億元附近時,成交額也快速攀升至1.59萬億元。不過兩融余額近期迎來二次去杠桿過程,兩市成交也隨之再度回落。而且,自從兩融余額高位回落之后,兩融交易額占A股的成交額也降至15%以下,最低達到5.14%,近兩個交易日則維持在10%以下。由此可見,融資資金在市場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再一次印證了本輪牛市的杠桿“烙印”。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