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在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的龔先生向本報報料說,他有一張收藏了10年之久的百元大鈔,懷疑是“錯幣”。因為這張百元大鈔雖然表面上與其他鈔票無異,但是在陽光下卻可以發現,鈔票防偽水印中的主席頭像卻是倒懸著的。
百元錯幣收藏10年,銀行兩次鑒定為真鈔
現代快報記者隨見到了龔先生,他從一本書中小心翼翼地把他所說的錯幣取了出來,龔先生說,自從得到這張鈔票后,一直是夾在書本中保存,至今已經10年了。原本他差點把這張鈔票遺忘在書本中,近日因搬家,他又把塵封了10年之久的“藏品”翻了出來。
記者發現,這張百元鈔票是我國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紙幣磨損較為嚴重,新舊程度一般。但是紙幣拿在手中抖動時仍然有真鈔應有的“嘩嘩”聲音,印刷以及材質上也都沒有瑕疵。隨后,龔先生將紙幣放到陽光下,陽光映射出紙幣左側部分的水印區域內,主席頭像竟然是上下顛倒的。
龔先生介紹,2005年前后他經營了一個小賣部,經常會盤賬統計當天的收入。有一次在盤賬數錢時,這張紙幣正好被光線照射,龔先生看到了這張鈔票的特別之處。起初,他當時還以為這張錢是假鈔,隨后就把錢單獨放在了一邊。之后他兩次找到銀行請求鑒別鈔票真偽,當時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是真鈔。
專家:市面上“錯幣”多數是人為改造
龔先生表示,他雖然收藏這張鈔票多年,但是自己不是專業的收藏玩家,有意將其轉手給真正喜歡它的人,可是他不知道這張鈔票真正的價值是多少。
“理論是并不存在所謂的‘錯幣’!”中國人民銀行宿遷市中心支行貨幣金銀科科長于忠濤介紹,目前發現的所謂“錯版貨幣”,不僅有人民幣紙幣,還有硬幣,包括紀念幣,還發現有外幣。但無論什么幣種,都是在原有貨幣的基礎上,經過人工制作的!結果“錢還是真的,但水印倒置了”。對所謂“錯版貨幣”如果認真的觀察或借助放大儀器觀察,就會發現刀切、粘貼、修刮的痕跡。從目前破獲的案件看,社會上確實有一些利欲熏心之人,為牟取暴利,專門制作、兜售所謂“錯版貨幣”,希望廣大群眾引起警惕。
于忠濤認為,人民幣在印刷過程中使用的印版是一個相當精密、嚴謹的整體過程,不可能出現局部的錯印。即使出現了“錯幣”,那與這張鈔票冠字號相同、流水號相近的錢幣,也必定都是“錯幣”。于忠濤提醒,人為制作“錯版人民幣”屬于“故意損毀人民幣”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3條規定:“故意毀損人民幣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利用“錯版貨幣”進行詐騙的,有關執法部門將依法制裁。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