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高收入家庭也愁養老 子女教育經費早打算

    2015-08-12 15:25:58
    責任編輯:亞麥
    高收入家庭理財也要未雨綢繆

    需求 高收入家庭也愁養老

    王先生與妻子二人有著較高的學歷與比較理想的職業,住房自購商品房。王先生一家正處于人生穩定期,兒子目前就讀初二。夫妻二人均有著五險一金,王先生本人還有壽險(分紅型),每年繳納1萬元左右。收入方面:夫妻二人月工資2萬多,年底王先生有15萬公司分紅,而妻子也有近5萬的年終獎金。資產方面,定期存款60萬,20萬股票投資于股市,10萬資產投資于理財產品。支出方面,每月房貸7000元,生活支出每月8000元,其他每年旅游購物等支出5~8萬。計劃讓兒子到美國就讀高中。對于未來養老、子女教育等該如何進行理財規劃?

    分析 原先理財安排有缺陷

    根據二人的資產情況,理財師董玥分析說,王先生一家年齡較年輕,處于人生穩定時期,兒子現就讀初二,“夫妻二人高學歷,工資收入穩定,家庭年收入45萬左右;打算今后前往美國讀高中。”就二人的資產情況分析,“夫妻二人都有五險一金,王先生有年繳一萬的分紅型壽險,定期存款60萬,股票20萬,理財10萬。房貸每月7000元,生活支出每月8000元,年旅游花費5~8萬元。”

    董玥認為,王先生二人原先理財安排存在缺陷:“:王先生夫妻二人年齡較年輕且學歷也高,因此對個人未來的追求和人生規劃也相應會更優質一些;但就現在的儲蓄方面來講,王先生夫妻二人只靠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來做積累顯然是不夠的。王先生夫妻二人雖然都有五險一金且王先生還有每年定投1萬分紅型壽險,但隨著養老政策的逐漸成型,只靠單位繳納的養老金應不足以滿足退休后的支出,分紅型壽險持有金額偏低。兒子現在已在就讀初二,高中已經確定想要去美國就讀,但在子女教育經費的問題上,以現在的積累還存在很大的問題。”

    在理財安排上,“王先生夫妻二人工資水平較高,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應該是適中的,在風險性投資上的資金搭配還有待商榷 。王先生家庭每月房貸和生活支出適中,但旅游花費較高,關于收入支出模型配比應該重新試算。”

    規劃 為家人配置保險

    針對夫妻二人的情況,理財師董玥為其制定了詳細的理財規劃:

    夫妻二人年收入水平較高,為了滿足更高的人生追求和規劃,應適當加大固定類收益產品的投入,如定期存款、國債和保本型理財產品。

    王先生夫妻二人有每年旅游的習慣,因此應給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都配置合適比例的人身意外險,確保在意外發生之后還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撐家庭支出。

    兒子馬上要去國外念書,以現在夫妻二人的收入水平可以支撐學費支出,但是流動資金會受到限制。因此,應該給兒子配置一款分紅型壽險,以年繳的方式為兒子做好教育儲蓄,年繳費金額建議在5萬元左右。

    王先生夫妻二人雖然都有五險一金且王先生還持有1萬元年繳壽險,但是為了退休之后有更優質的生活,建議王先生加大年繳壽險份額并給妻子也選擇一款年繳年金型壽險,這樣可以保證王先生和妻子在退休之后的支出綽綽有余。

    鑒于王先生一家一年中生活消費和旅游支出較多,且以王先生夫妻二人的年齡和收入水平應該屬于能夠承受一定風險等級的客戶,因此在基金類等有風險的投資上根據大盤的形式可適當加大投資力度,控制好持倉配比,為王先生一家獲取更優厚的回報。

    王先生和妻子可以利用每月盈余進行黃金定投業務,黃金投資是套期保值投資種類之一 ;這樣既可以節省每月開銷,又可以為子女在將來積累一筆固定財富,可謂一舉兩得。

    王先生每月都有7000元房貸需要償還,如果夫妻二人就職于國企或者事業單位的話,也可以通過提取公積金的方式,減輕還貸壓力,提高生活質量。

    最后董玥也強調,“最后,要特別強調的是不同的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各不相同,要結合產品情況、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個人理財需求作出決定,切不可跟風操作,也不可盲目投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記者 耿方輝

    金融理財師分享理財妙招

    如果您在理財方面也存在疑惑,請將您的疑問告訴我們 ,我們將邀請專業的理財師為您解答( 郵箱:bdgengfanghui@163.com)。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