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新年伊始,就有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接連出臺。全國兩會臨近,就一些改革問題及進展情況,新華社記者“問計”前來報到的代表委員。
簡政放權
“權力”和“權利”各安其位
簡政放權是激發市場活力、厘清政府和市場邊界的“先手棋”。據統計,2013年以來,國務院已相繼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項行政審批事項。
簡政放權雖取得重大進展,但這項改革遠沒有結束。許多企業和群眾反映,現在審批還是多,特別是投資項目前置審批環節多、手續繁、時間長、效率低的問題仍然突出。
全國政協委員賈康認為,“簡政放權”其實質就是讓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地方的歸地方,讓中央職能部門更加注重宏觀管理和法制環境的營造,讓一個社會的 “權力”和“權利”各安其位。
他同時表示,在把更大的空間讓渡給市場的同時,要進一步明確政府的監管責任。
國企改革
已基本確立各部委職能和分工
在去年底召開的國資委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主任張毅表示,要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 2015年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隨著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成立,國企改革中央層面已經基本確立各部委的職能和分工,包括國資委、發改委、財政部和人社部等部委都在積極推進和制定相應的改革方案,預計最快于2015年上半年出臺。
針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牽一發而動全身,著力點在政府和部門,重在推進配套改革和搞好法治保障。
李毅中說,有些民營企業反映,發展混合所有制門檻多,特別是壟斷行業準入受到限制,產權保護法律法規沒有跟上。他們擔心混合以后或者被擠出,或者被吃掉,許多民營企業家仍然在等待觀望。
股票注冊制
利用市場機制來篩選企業
“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2015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頭等大事,是涉及市場參與主體的一項‘牽牛鼻子’的系統工程。”在年初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說。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代表說,實行股票發行核準制,一是對于企業盈利要求過嚴,二是審核周期過長。這使得那些成長潛力大的創新型企業,如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被迫選擇境外上市,加大了境內投資者的損失。
“注冊制將‘還權于市場’,利用市場機制來篩選企業。上市成功與否、股價高低都應由市場決定。監管層可集中精力關注企業的信息披露和事后控制,更有效維護市場的 ‘三公’原則。 ”辜勝阻說。
收入分配
重啟未來發展新動力
2015年初,收入分配領域漲跌互現。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今年迎來 “十一連漲”;同時,《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實行,72家央企負責人率先啟用新的薪酬制度,國企負責人和高管們將逐漸告別高得離譜的薪酬水平。
歷年兩會,收入分配都是代表委員關心的問題,賈康委員認為,在政府、企業、居民三者收入比重和投資、消費這兩大塊的考慮之外,需要進一步探討居民內部是否存在收入分配的差距過大、規則紊亂、不公正等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中遠集團董事長馬澤華表示,央企薪酬改革后,管理層收入有所下降,但一線職工的收入相對提高,差距縮小了,有利于調動一線職工的積極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