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棧橋旁市民撒網捕魚 一網能撈30斤梭魚

    2015-03-17 07:51:46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尺素
    \
    \
    \
    \

    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到海邊游玩。近日,記者注意到棧橋附近多了一些撒網捕魚的市民,穿著防水服,拎著漁網,一網能上十幾斤梭魚,而10元15條的“優惠價”令許多市民蠢蠢欲動。據了解,驚蟄前后梭魚集群到淺海覓食,此時梭魚味道鮮美,但是漁業部門表示要有捕撈證才能下海撈魚。

    現場 不下餌料魚都上鉤

    “這可是剛剛撈上來的梭魚,個個還活蹦亂跳,10元錢就可以買15條。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棧橋附近海灘看到,有人正在叫賣梭魚,一網剛撈上來的梭魚被放在海灘上,足足有四五十條,大點的梭魚身長30厘米,小點的也有十幾厘米長,梭魚頭比較短而且寬,背側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這邊忙著賣魚,那邊一位身穿防水服的市民拎著漁網,慢慢往海里走,大約離岸邊十幾米的地方突然停了下來,好像發現了魚群,把手里的漁網用力拋撒出去,待漁網下沉后,開始收緊漁網轉身向岸邊拖拉,幾十條“戰利品”就這樣被撈上來,“這一網收獲還可以,得有10斤左右吧,這還不算多,多的時候一網撒下去能撈上30斤呢。”撈魚的劉先生高興地說,自己最近經常在棧橋附近撈魚,尤其是漲潮的時候,一天下來能撈幾十斤,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余的都被等在岸邊的市民買去了。

    在棧橋上,一位釣魚愛好者手拿幾米長釣魚竿,盡力拋出,然后用力一提,緊接著收魚線,一條長20厘米的梭魚就上鉤了。記者注意到,魚鉤上根本沒有餌料,可是魚兒就“乖乖”上鉤。

    市民“開凌梭”味道鮮美

    “冬季梭魚在深海越冬,基本上不進食,靠消耗自身的脂肪來維持生命,所以腹內膽汁、雜物比較少,肉質鮮嫩,春季是吃梭魚是最佳時間。 ”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喜歡烹飪,尤其是海鮮,所以對梭魚有一定的研究,“開凌梭”是冰凌融化后捕撈上來的第一批梭魚,因此而得名,民間素來就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一說,春節過后直到清明前,都是吃梭魚的好時候,而且梭魚并不是只有開春才能捕撈,只不過到了六七月份,梭魚肉質松軟,入口還有一股土腥味,味道與開春時就差遠了。

    探因 驚蟄后游入海灣覓食

    “梭魚喜歡棲息于江河口和海灣內,比較活潑,善于跳躍,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主要吃水底泥土中的微生物。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大剛介紹說,冬季海水溫度比較低,成群的梭魚便會潛入深海越冬,處于休眠期的梭魚極少進食,隨著溫度升高,萬物復蘇,在農歷驚蟄前后梭魚就會成群結隊游入海灣附近覓食,到了4月中下旬,梭魚開始在岸邊附近產卵,然后在此生長。 “夏天的時候,海邊的水溫變高,這個時候梭魚又會游到深水處,然后等著秋涼,再次游回到岸邊。”陳大剛告訴記者,梭魚是每年最早出來覓食的,冰凌剛剛融化時,梭魚就開始活躍起來,集群游到入??诟浇捠?,海邊出現梭魚群,說明海水環境逐漸變好,近幾年梭魚群在島城海邊比較常見。

    “青島周邊海域,梭魚資源還是很豐富的,滄口、膠州灣、沙子口等附近海域也是梭魚比較集中的區域。”陳大剛介紹說,梭魚屬于近海淺層魚類,膠州灣是大沽河、海泊河、墨水河、白沙河、李村河等淡水入???,天氣轉暖的時候,陸地升溫比較快,河流入海口又有豐富的浮游生物作為基礎性餌料,所以冬季在深海休眠的梭魚會在農歷驚蟄、清明前后集群游入海口河道覓食產卵。記者了解到,在萊陽路游艇碼頭、八大峽廣場南側、五四廣場南側等海域也是釣魚愛好者垂釣的好去處。

    這種市民直接下海捕撈梭魚的做法合適嗎?對此,記者聯系到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想下海捕撈梭魚,需要具有漁業捕撈許可證,沒有捕撈證是不允許擅自下海撈魚的。而與撒網撈魚不同的是,市民如果用魚竿釣魚,是沒有特別限制的。

    水質變好梭魚重回島城

    據介紹,去年4月份,五四廣場附近海域出現的“赤潮”,一大片海水變成了紅色,后來經過環保部門的采樣分析,其實并非赤潮,而是大量梭魚扎堆產卵導致的海水變色,從產卵的數量來看,表明海水水質變好,如果水質不好,也不會發生魚兒扎堆產卵現象。“前幾年由于過度捕撈,島城近海海域很難見到梭魚,隨著環境的改善,海水水質的變好,梭魚又成群地重回島城。”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大剛說,梭魚對改善海水水質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要保護好已經改善的水質。據了解,每年市環境監測中心都會對膠州灣水質進行采樣監測,布設39個監測點位,實現了膠州灣內海域的全覆蓋。據監測,膠州灣水質功能區達標率為64.3%,同比升高7.2個百分點。一、二類水質面積所占比例為63.4%,同比升高4.7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面積比例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2.0和2.3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顯示膠州灣水質明顯改善。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