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棧橋梭魚成群 清明后美味不再想吃趁早

    2015-03-23 07:13:20
    來源:信網-半島都市報
    責任編輯:亞麥

    近日,棧橋附近出現梭魚群,吸引眾多市民垂釣或撒網捕撈。據介紹,這是因梭魚集群游入??诤拥赖群S蛞捠钞a卵,而此時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習慣稱之為“開凌梭”,因肉質鮮嫩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專家稱,梭魚漁汛短,清明過后其味道變差,美味不再,之后便很少再捕。“所以吃梭魚的話要盡快了。”專家提醒說。

    3月17日下午,夕陽漸漸西下,但棧橋兩側的海岸上仍然有眾多的市民在撒網捕魚。老王就是其中的一位,只見他穿著連體的膠皮褲子站在海水里,等瞅準時機之后,用全力將漁網撒出,漁網瞬間變成一個圓圈后墜入海中。幾分鐘過后,他開始慢慢收網,快收到岸邊時,翻著白肚皮的魚兒開始不停地亂蹦,老王快速將網拉上岸。老王告訴記者,他所捕的魚都是梭魚,而一周以來,棧橋附近出現大量梭魚,每次下網都能捕到,少則幾斤,多則幾十斤。

    撒網者能輕松捕到魚,同樣垂釣者也能輕易釣到魚。3月20日上午,在靠近萊陽路碼頭附近海邊聚集著很多的垂釣者,只見一名垂釣者將魚鉤拋入海中后沒多久便迅速收線,緊接著一條十多厘米長的梭魚被鉤上來。

    為何棧橋周圍會出現大量梭魚呢?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一位專家介紹:“這個季節剛好在驚蟄之后,所以大量出現與其生活習性有關,梭魚集群游出正是為了覓食和產卵。”據介紹,這個季節梭魚的數量多,而且味道也是最為鮮美的時候。采訪中,不少漁民們也介紹,每年驚蟄前后,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島城也進入捕撈梭魚的時節,這時候捕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習慣稱之為“開凌梭”,另外民間還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一說。

    3月22日,在城陽上馬一個集市上的很多攤位上都擺放著很多條梭魚,其個頭大小不一,有一兩斤一條的,還有兩三斤一條的,但其價格都在15元/斤上下。“這個魚從過了年之后就開始賣,市民們買的很多,都是圖個新鮮,因為冬天基本上還是冰凍魚占多數。”一位攤販告訴記者,按照慣例,梭魚的銷售季一般從驚蟄前后一直持續到3月底,大約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專家進一步解釋,進入四月份之后,隨著氣溫越來越高,特別是清明節以后,水中食物越來越豐富,梭魚開始涉獵大量的食物,到那時候再吃梭魚,肉就不像現在這么鮮了。

    此外,紅島的老漁民吳先生也表示,梭魚產下的卵生長迅速,尤其是進入夏季之后,幾天的時間,長度就能翻倍。每年夏天六七月份的時候,在碼頭附近的海邊,能看到成群的梭魚游動。“所以說梭魚并不是只有開春才能捕,只不過在清明節以后捕的梭魚肉質松軟,入口有一股土腥味,很少有人吃。”吳先生說,在一些地區甚至還流傳有“六月梭臭滿鍋”的俗語。

    ■鏈接

    水質越來越好,魚兒自然多

    采訪中,漁業專家介紹,青島周邊海域梭魚資源比較豐富,膠州灣、即墨丁字灣以及沙子口等海域都是梭魚比較集中的區域。

    這幾個區域為何盛產開凌梭?漁業專家說,膠州灣是大沽河、海泊河、墨水河、白沙河、李村河等淡水入海口,天氣轉暖的時候,陸地升溫比較快,河流入海口又有豐富的浮游生物作為基礎性餌料,所以冬季在深海休眠的梭魚會在農歷驚蟄、清明前后集群游入??诤拥酪捠钞a卵。此外,沙子口、即墨丁字灣也都有多條淡水河流注入,提供了充足的養分,使得海水中所帶的浮游生物也同樣豐富,吸引著梭魚前來覓食。

    “棧橋附近出現這么大規模的梭魚漁汛真的很罕見,不過這也說明了咱青島海域的水質越來越好了。”2014年4月份青島五四廣場附近海域曾出現大片海水變成了紅色,經環保部門采樣分析并非赤潮,而是大量梭魚扎堆產卵導致的海水變色,從產卵的數量來看,表明海水水質變好。因此,隨著環境的改善,海水水質的變好,梭魚成群又在島城沿海再現。記者 徐新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