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增東南亞航線“高麗阿麗德拉”輪靠泊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這也是青島港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今年開通的第12條航線。通過增加航線密度,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15個港口實現互聯互通。
隨著“一帶一路”成為時代命題,青島港被納入規劃,并于近日形成了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初步行動計劃。未來,青島港將采取海上、陸上雙向行動策略,在“組團投資”、國際化港口合資合作、逐步實現航線貿易互聯互通方式,實現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東西南北全向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橋頭堡,在國際經貿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先行先試考量布局
青島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規劃中,青島在“新歐亞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支點城市中的“雙重”戰略地位明顯。在國家規劃的海陸5條路線中,有4條可以從青島港始發,使其具備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東西南北全向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橋頭堡”的區位優勢。
同時,海鐵聯運已成為內陸直通青島港的“物流高速路”。青島港集團總裁成新農表示,“目前我們已開通了鄭州、洛陽、銀川、西安、烏魯木齊、成都等沿線班列,在河南鄭州、陜西西安、新疆烏魯木齊合作共建了內陸港,并通過新疆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兩個邊境口岸,開通了連接日韓、東南亞和中亞五國、貫穿東西的‘過境海鐵聯運大通道’。”
海陸雙向“合縱連橫”
近日,海關總署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繼續深化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以青島海關為龍頭,實行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至此,“絲綢之路經濟帶”改革板塊涵蓋了沿線的9個省份(自治區)10個海關,實現了通關待遇“十關如一關”。
而青島港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先人一步的通關一體化舉措,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改革板塊中被賦予龍頭地位,可謂實至名歸,必將提升青島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陸路和海運“雙向橋頭堡”的地位和作用。
正是受益于“一帶一路”戰略的政策支持,當前,青島港正在與哈薩克斯坦鐵路公司下屬的物流公司積極接洽,力求在國際內陸港的建設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與此同時,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青島港正在積極打造國內內陸港核心區,在新疆、西安、鄭州、銀川、蘭州進一步布局內陸港,采取開通或加密海鐵聯運線路以及促進物流增量等方式,逐步構筑起沿“絲綢之路經濟帶”橫穿亞歐、點線結合、港港聯動、直通青島、雙向貫通的“陸上大通道”。
與之并行的海向方面,青島港通過進一步與船公司、大企業、大貿易商、大物流商加強聯系,增加航線密度,推進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15個港口實現互聯互通。據悉,2015年,青島港在已經增開12條航線的基礎上,計劃再增加5-6條。
加快國際化步伐
2015年2月,青島港完成了緬甸30萬噸油碼頭首船靠泊作業,這個碼頭正是在國家規劃的“海上絲綢之路”15個港口之一的緬甸皎漂港。未來,青島港還將繼續對其提供技術服務,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
青島港集團總裁成新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充分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2015年青島港提出了國際化戰略,并籌備組建了海外事業部,圍繞“一帶一路”沿線的12個國家的15個港口,分時間、分步驟、有層次推進合作,實現在世界范圍內布局青島港。
隨著國家《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出臺,青島港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之間的合作上又有了新動作。3月26日,青島港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在北京簽訂了《友好港口的意向書》,預計正式協議將于4月下旬簽署。
除此之外,未來青島港還將有望在“一帶一路”沿線的中亞等區域尋求國際化項目的合作。在積極締結友好港關系的港口中,主動尋找、分析具有合作潛力的項目,通過資本投入、管理輸出、業務合作等方式加快港口國際化發展步伐。
另外,青島港集團總裁成新農表示,為了確保自身一系列項目投資成效,青島港計劃與部分產業、部分大企業、大貿易商和大物流商與一起“組團投資”。對此,他給出解釋:青島港將打造一個“以港口為龍頭、以產業為依托、以物流為載體”的“一體化”投資新模式,以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整體合力,有效釋放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優勢。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