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文,青島市通過住建部與歐盟的考察評審,成為“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專項試點城市”。此次,全國共有8個城市入選該項試點。除青島外,還有常州、合肥、威海、株洲、柳州、桂林和西咸新區灃西新城。
入選之后,青島如何進行試點?將拿出哪些項目進行合作?青島市民將從試點中有何獲益?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學習歐洲先進城鎮化經驗
據了解,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是由住建部牽頭實施的低碳生態城市國際合作之一,旨在為中國城市應對快速城鎮化帶來的系列挑戰提供歐洲技術和經驗。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4.77%,城鎮化發展在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給能源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帶來了巨大壓力。
如何在未來的城鎮化進程中,突破傳統工業化城鎮化模式,逐步形成綠色、低碳、生態發展模式,是眼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放眼國際,這并非無經驗可循。在過去的150多年中,歐洲城市的發展也曾經歷過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例如,1952年的倫敦大煙霧事件,曾在短短的5天之內奪去了5000多人的生命;德國魯爾工業區的重污染,也曾讓藍天白云變成遙遠的童年記憶。但是,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探索和努力,如今的歐洲,已經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綠色發展模式。德國弗萊堡、丹麥哥本哈根等,成為低碳生態城市的典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2年5月,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高層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與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簽署《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共同宣言》。
當年11月,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正式啟動招標程序。這是落實《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共同宣言》的務實合作。
據了解,入選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專項試點的城市,將主要圍繞城市緊湊發展規劃、清潔能源利用、綠色建筑、綠色交通、水資源與水系統、垃圾處理處置、綠色產業發展、城市更新與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等9大領域,與歐方開展試點合作。
試點項目有了“綠色緊箍咒”
入選試點后,青島將拿出哪些項目進行合作?
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表示,未來四年內,中歐雙方將在青島高新區展開清潔能源利用、水資源與水系統領域的專項合作,有針對性地引入歐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積累經驗。歐盟將為項目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咨詢建議,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據了解,青島市首個入選試點的項目為“方興金茂智慧城”。該項目位于青島市高新區東部,總投資約50億美元,地上總建筑面積約400萬平方米。
青島的目標,是結合國際領先的同類產業園區開發經驗,將智慧城打造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和重要影響的軟件產業發展示范區”,集高端軟件產業、創意設計、服務外包、商業服務、生活居住為一體。預計項目建成后,3年內軟件產業收入可達150億元,整體稅收42億元。
作為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試點項目,智慧城與其他項目有何不同?
青島市城建委回應,注重生態建設、嚴控綠色指標將是智慧城的一大特點。
綠化覆蓋率不低于40%,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7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300米范圍內可達公交站點比例達到90%,慢行交通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不低于5公里,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至少5%,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檢測率100%……
在動工之前,智慧城編制了一整套“綠色指標體系”。這一體系共包含41項指標,包括資源合理利用、環境質量良好、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進步四個方面,每一項指標都可操作、可實施、可評價。其中,有15項指標領先或不低于國內現有水平及同類生態城市的指標。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綠色標準修訂、住建部驗收考察、現場答辯等環節。
營建“零能耗”濕地公園
走在園區里,路燈照明,來自風力發電;停車場照明,來自光伏發電;游覽車、公交車,都是沒有尾氣的電動車;飲用熱水、洗澡用水,來自屋頂上的太陽能;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動力,來自污水源熱泵技術;所有的木材廢料、地溝油,都將成為生物科技的原材料……
這是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試點為智慧城描述的未來圖景。
據介紹,智慧城項目將以污水源熱泵供暖制冷項目為建設重點,以太陽能光熱、太陽能光電、風電利用為補充,建成中國北方寒冷地區污水源熱泵供暖制冷示范基地。預計到2030年,項目區域內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例將大于10%。
同時,智慧城還將利用東臨墨水河、西接祥茂河、南鄰濕地生態公園的優勢,引入英國“伊甸園”項目經驗,改造肥力不高、利用率低的鹽堿地,營建“零能耗”濕地公園教育示范基地。
據了解,這個“零能耗”濕地公園,除了濕地保護區和恢復重建區,還將設置濕地植被種植展示區、游覽活動區、濕地植物保育區。濕地公園建成后,不僅將成為青島的又一“綠肺”,在平衡生態、調節氣候方面發揮作用,還將為青島市民提供又一個游憩休閑的好去處。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