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8時30分,滿載萬斤鲅魚的漁船在沙子口碼頭靠岸,這也是今年頭船本地鲅魚。得知消息的買魚人從市內各區趕來上演了一場搶魚 “大戰”,兩個小時內萬斤鲅魚被瓜分,還有水產商一下子包了2000多斤鲅魚。今年鲅魚上岸價格每斤30元,比去年高出20%,雖然價格比南方鲅魚貴不少,但仍是青島市民的“心頭好”。
春天的味道,在眼里,也在舌尖上。島城的秋天碩果累累,島城的春天同樣充沛豐盈,在田間和碼頭,勤勞的人們用智慧換來了收獲的歡笑:沙子口碼頭的鲅魚,萊西令人垂涎欲滴的油桃,青西新區披著“白霜”的藍莓,平度誘人可口的黃秋葵……今起,本報特別推出“舌尖上的春鮮”系列報道,讓你感受不一樣的“春天”。
現場 上演搶魚“大戰”
“別動,那幾箱魚是我的,我已經付錢了。 ”水產批發商周先生指著地上的幾箱大鲅魚說,然后又急忙把魚搬到一旁的空地上。昨日上午,在沙子口漁港碼頭,十幾個人緊緊圍著從魚艙中運出來的一箱箱鲅魚,鲅魚上岸還沒落地就被手快的買魚人搶了過去。記者看到,??堪哆叺臐O船上共有七名工作人員負責運魚,其中兩人在船艙內部,將大鲅魚遞給站在艙口接魚的人,他們將魚整齊擺放在白色的塑料盒子里,再將其搬上木板制成的“傳送帶”上,由兩三個人接力推到岸上,一條條在陽光下閃著藍光的大鲅魚由船艙上岸。
鲅魚上岸,眾人“搶”魚,上秤稱重,現金付款。從上午8時30分左右靠岸,船老大王先生就開始帶領眾人奮戰,直到上午10時30分,一船近萬斤大鲅魚幾乎被瓜分完畢。 “30元一斤,你這些200斤,一共6000元。”稱重收款人話剛說完,來買魚的批發商就開始點錢。 “剩下的那些都是給熟人留的,要不早就沒了,還有人想包船呢。 ”王先生有些喜不自禁。
“有個水產商一下子要了兩千多斤,大清早就過來搬貨了。 ”一名漁船的工作人員偷偷告訴記者,只有熟人和老客戶才能提前跟船老大打好招呼。記者看到,首船上岸的鲅魚個頭較大,最大的一條鲅魚近30斤,小個頭的也在七八斤左右。
市民朱先生挑了幾條個頭稍小的鲅魚,用冰塊冷凍分裝在泡沫塑料盒里,“買了50斤,主要是送給親戚朋友,我是沙子口本地人,每年都會送親戚,當然也不能忘了丈人。 ”朱先生笑著說。
出海 一星期收了萬斤魚
船老大王先生告訴記者,這艘船并不是鲅魚的捕撈船,而是收魚船,此次出海他們一共在海上待了一個星期才滿倉回港,“這些鲅魚都是從潮連島附近的海域拉回來的,這次收得有些慢,過段時間出海大概四天就能滿倉。 ”王先生告訴記者,除了每年鲅魚漁汛,這里還有鱸魚、真鯛、黑鯛、鰻魚、牙鲆等魚類。隨船上岸的除了鲅魚還有黑頭魚等,售價每斤25元。
記者了解到,潮連島屬于青島海域,是大型船只進出青島的門戶,每年鲅魚漁汛期間,潮連島海域都是各路漁船“必爭之地”,除了青島本地漁船,也有外地漁船隨著鲅魚漁汛前來捕魚收魚。王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最近一段時間海上風大,捕魚受到一定影響,過段時間會陸續有更多漁船出?;馗邸?/p>
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鲅魚是屬于深海魚類,每年都會形成漁汛,也是如今不多見的能夠形成漁汛的漁業資源了。每年四月中下旬天氣轉暖,鲅魚一路向北洄游,到海水溫度適宜生長的黃海和渤海灣內捕食,由于水溫等環境的不同,這些鲅魚魚群也從南方鲅魚“變成”了青島本地鲅魚。
市場 價格比去年高20%
與去年的價格相比,今年首船鲅魚上岸價格比去年每斤25元左右的價格相比上漲20%,前幾年最高時一度達每斤50元。 “從這次出去的情況看,今年的鲅魚產量跟去年比沒太大變化。 ”船老大王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捕魚漁船一網下去能撈上來約800斤鲅魚。
本地鲅魚上岸,前段時間一直獨占市場的南方鲅魚開始“黯然失色”。據了解,目前南方鲅魚市場售價在每斤15元左右,而本地鲅魚上岸價格就在每斤30元,經過經銷商加價等環節,鲅魚售價大概在每斤42元—50元。水產批發商周先生告訴記者,即使本地鲅魚價格高出南方鲅魚數倍,還是頗受本地市民青睞,“鲅魚跳,丈人笑”早就成了島城春天里的一個“習俗”。
本地鲅魚和南方鲅魚
為什么鲅魚有本地外地之分,外形和口感上會有細微的差別呢?專家介紹,這是海水環境變化造成的細微差異。
隨著島城海域氣溫上升,海水溫度也隨之上升,鲅魚從高水溫區域游入水溫相對偏低的渤海。鲅魚游到我市海域后,由于我市海水溫度和鹽度適宜鲅魚生長,水溫低的魚類口感要比水溫高的魚類好,因此我市海域出產的鲅魚口感更加鮮美。本地鲅魚全身呈藍綠色,背部有藍色斑點,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比南方鲅魚要更亮些。南方鲅魚背部呈灰黑色,魚肚皮較白,顏色不如本地鲅魚鮮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