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藍色經濟和戰略新興產業,搭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專利信息數據庫,搭建國家海洋“專利池”和知識產權交易、運營和育成中心。
建立知識產權的預警和聯動執法體系。加大知識產權聯合執法力度,完善監督預警機制,增強市場主體自我保護能力,假冒專利年結案率90%以上。
萬人發明專利將達12件
按照青島西海岸新區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建設發展規劃,到2017年,新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將達到12件,有效發明專利達到4000件,境外專利申請年均增長30%以上;國家知識產權試點、中國山東專利明星企業100家以上,50家企業通過國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建成國家海洋知識產權交易、展示和育成中心,全區專利實施率達到80%以上;在海洋產業領域率先建立知識產權預警和應急機制,形成集申請、執法、維權、仲裁、訴訟“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到“十二五”末,形成知識產權轉移轉化、金融服務、信息咨詢、人才培訓等知識產權服務業高度發達的格局。
【新聞延伸】
專利遭侵權 外企打官司
山東省首個知識產權巡回法庭開庭審理第一案
早報訊 發明的專利“便攜式鋸機”遭侵權,澳大利亞一企業將山東一家公司訴至法庭。昨日,記者從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市中院中德生態園知識產權巡回法庭20日公開開庭審理此案,這是山東省首個知識產權巡回法庭成立以來開庭審理的第一案。
原告盧卡斯米爾國際私人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澳大利亞的國際知名鋸機企業,是一款專利為“便攜式鋸機”的合法擁有者。近年來,原告發現被告山東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制造與原告專利產品相同的產品,并通過海關出口到盧卡斯公司的主要業務所在地,以低價競爭的方式進行銷售,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原告將山東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起訴至法庭。
根據案件審理需要,審理該案的合議庭法官到黃島海關保稅區倉庫進行了現場勘驗。目前,法庭當庭對案件進行了調解,調解不成本案將擇日宣判。
記者從市中院獲悉,青島中院中德生態園知識產權巡回法庭于2014年11月20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山東省首個知識產權巡回法庭。巡回法庭負責審理生態園區內由青島中院管轄的專利、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等知識產權一審以及當事人對黃島法院受最高法指定管轄審理的一般知識產權一審案件提起上訴的案件。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