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青島郵輪母港國際客運中心正式落成;5月29日,天海郵輪“新世紀”號將從山東青島首航。曾經的青島港,依托優質的服務和驚人的效率打造起一個世界知名的經停港;如今的青島港,正在積極轉型建設郵輪母港,開啟一個新時代。
一流的硬件與服務
位于市北區的青島港老港區,坐落著一個白色建筑,空中俯瞰似一張張風帆疊放,陽光照射風帆上蕩漾著波光。
這一座極具美感的現代建筑,正是青島郵輪母港國際客運中心。一層是停車場和購票廳,可提供鐵路與航空客票代理、旅客個人及團體簽證代理;二層分布著聯檢大廳、行李托運處、餐飲區;三層為綜合商業區,可提供免稅店、特色旅游商品銷售、貨幣兌換等多方位的服務。
除了采用鋼結構設計這一亮點外,總長度960米的登船廊橋也著實壯觀。游客從客運中心聯檢大廳出來后,通過登船廊橋可以直接登上郵輪。青島港國際客運中心副經理劉文韜運介紹,位于二層的聯檢大廳東西長324米,南北總跨度105米,在全國現已建成的郵輪碼頭里是最先進的,最高通關能力可達到每小時3000—4000人次。
考慮到郵輪旅游游客數量較多,同時到港周邊交通壓力大,客運中心提前與旅行社達成共識,分時段接送旅客,并配備擺渡車和志愿者隨時待命。為了提高通關效率,青島郵輪母港邊檢部門也創新旅游團通關系統,由原來的整團驗放改為零散驗放可實現快速通關。
可以說從游客進門,到辦理業務登船,再到一站式休閑,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客運中心都提前做好了解決預案。“以前老客運站地方小、設施也不行,現在我們有了這么一流的硬件設施,就沒有理由不提供一流的服務。”劉文韜說。
已敲定三個航次
根據規劃,青島郵輪母港國際客運中心的年客流量是150萬人次。但是開港第一年,青島郵輪母港能夠有船來呢?這是許多業內人士一年前發出的質疑。畢竟,母港建設好了,郵輪公司并不一定會立即進駐,旅行社也未必能招來客源,市場是需要培育的。
像走在青島前面的天津港、舟山港,開港第一年也都面臨無船的尷尬。不過,青島郵輪母港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目前已經敲定三個班次,實現開航第一年有船???。
負責5月29日青島郵輪母港首航的北京易游天下山東分公司總經理仲倩告訴記者,首航船只是天海豪華郵輪“新世紀號”,路線是5晚6天的“青島—長崎—福岡—青島”,載客量2100人,目前內艙票已經售罄。
“6月3日、7月31日還有兩個航次,今年我們的目標是爭取到20個航次,爭取2016年把麗星、皇家加勒比這種超大郵輪公司引進來。”劉文韜告訴記者,他們正與日韓、俄羅斯、迪拜等短中長途航線的船公司接觸。
作為青島市第一家專做郵輪旅游的旅行社,朝日國際郵輪旅游公司董事長馬風強對于青島郵輪母港也是信心滿滿。“郵輪旅游是世界旅游業中發展最快的項目,亞洲起步晚,但同樣潛力巨大,尤其青島具備這么好的天然優勢,硬件配套也是超一流的,剩下的就是研究如何把市場做起來。”馬風強認為,相較于上海、三亞等地的郵輪碼頭,青島打造郵輪母港城具備許多優勢條件,眼前要做的是開發本土及周邊客源地。
仲倩則建議,開港初期要想吸引大型郵輪公司開設航線,單靠一兩家旅行社的包船方式不是長久之計,港口應該與旅行社聯合起來拓展業務,開拓客源市場、分擔經營風險。
打造郵輪母港城
皇家加勒比游輪公司亞洲區總裁劉淄楠透露,公司已調整策略,把最好的船放到了中國,就是因為看好中國市場。隨著眾多世界知名游輪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以及國內三亞、廈門、上海、天津、大連等城市都在開發郵輪母港,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面臨如此局面,青島郵輪母港又憑借什么來突出重圍呢?
青島港口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紹云表示,將依托青島本地商業、旅游、經濟等優勢,通過吸引國際知名郵輪公司增開航線,大力發展國內和近洋航線,以青島為母港注冊地、設立辦事處等舉措,大力發展航運高端服務產業,全力打造中國北方郵輪中心和東北亞航運中心。
4月29日,青島港與華潤集團、招商局集團共同簽署青島郵輪母港城開發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建設以郵輪經濟為中心,集航運辦公、金融商貿、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和居住休閑為一體的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城。
與此同時,青島郵輪母港所在的市北區,將伴隨著郵輪母港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郵輪公司、航運服務企業進駐,打造集國際客運、金融商務、商業貿易、文化休閑、旅游度假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郵輪服務業聚集區。
青島市制訂了郵輪產業發展規劃,未來青島將郵輪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旅游業態加以發展,并培育一批直接為郵輪公司、乘客、船員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帶動臨港產業、航運旅游做大做強,為郵輪經濟發展提供腹地支持。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