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成功舉辦 青島·中國財富季”“ 系列活動,財富青島”“ 城市品牌價值持續提升。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金融業發展成績斐然、亮點頻出,金融實力不斷提升,金融活力顯著增強,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加有力。
金融產業規模再上新臺階 重要指標處歷史同期最高
金融機構快速增加。中路財險公司正式開業運營,中德安聯人壽保險青島分公司、韓國產業銀行青島分行等金融機構相繼獲批籌建,上半年新增金融機構12家,全市金融機構達到217家,法人金融機構達到20家。上半年金融機構新增數量與往年全年相當,充分體現出財富管理試驗區聚集資源效應。
金融總量大幅增長。截至6月末,全市各項存款余額12663.5億元,比年初增加782.9億元,同比多增54.4億元;全市貸款余額達11182.9億元,比年初增加652.3億元,同比多增144.3億元。全市保險機構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31.6億元,同比增長17.1%,保費增速在計劃單列市排名第一。證券期貨業務快速上升。全市證券經營機構累計代理成交金額38990.1億元,同比增長424.2%。
經濟貢獻顯著增強。上半年,全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70億元,同比增長10.7%,比全市GDP增速高2.9個百分點;占全市GDP比重比年初提高0.4個百分點,達到6.4%;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比年初提高1.03個百分點,達到13.03%。全市金融業實現全口徑稅收61.2億元,同比增長20.5%,實現地方財力41.2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分別比去年提高4.2和2.1個百分點,金融業經濟貢獻度顯著增強,支柱性產業地位更加突出。
今年上半年,貸款新增652.3億元,僅6月份當月就新增215.6億元,這在歷史同期是最高的。全市直接融資200億元,同比新增135億元,直接融資規模相當于間接融資的三分之一,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上半年上市企業數量新增5家,為歷年來最多。
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初戰告捷
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全面展開、捷報頻傳,財富青島”“ 品牌進一步叫響,在國內外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多項試點政策率先實施??缇惩度谫Y、擴大開放等35項國家部委批復的創新政策陸續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其中,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跨境投融資政策率先突破,在全國首次將QDLP境外投資范圍拓展到境外一級市場投資并購和有監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全國首單中韓貨幣互換項下韓元貸款業務在青島完成。青島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允許境內企業從韓國銀行機構貸入人民幣資金的試點地區??鐕髽I集團人民幣集中運營管理、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意愿結匯等創新政策順利實施,為實體經濟發展和境內外投融資便利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創新政策支持,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重點項目加速落地。各銀行機構在我市設立私人銀行數量達到11家。人民幣投貸基金、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獨資財富管理公司、香港必偉集團財富管理公司等相繼落戶。市政府出臺加快基金業集聚發展的意見,青島市財富管理基金業協會成立,資本大廈、基金園區等載體項目規劃建設提速,為境內外基金加速聚集、集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目前聚集各類私募基金近百只。全國近60家財富管理機構總部擬在青島籌建中國獨立財富管理行業協會,正處于籌備階段。圍繞財富管理新型業態開展工商登記注冊試點,凸顯了試驗區在財富管理機構改革創新中的“試驗田”功能。
對外合作深入推進。先后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光大銀行、工商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總部簽署開展戰略合作,圍繞財富管理資金、機構、市場等資源聚集達成近百項合作意向,成功引進中國金融四十人學院等。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啟動金融專業學歷、學位人才培養,將于9月份開始招生。積極拓展財富管理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成功舉辦山東(青島)-新加坡財富管理與金融合作圓桌會議、“青島-英國財富管理發展交流會”、“青島-釜山資本市場合作論壇”等活動,市政府與星展銀行、華僑銀行等簽署合作備忘錄,開拓了青島財富管理中心國際合作格局。面向英國、意大利、以色列等國開展了招商推介,并與當地政府部門以及國際金融機構總部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為引入境外財富管理資源搭建平臺。
品牌活動密集開展。積極以論壇為媒介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結合試驗區獲批一周年時機,組織舉辦了重點項目簽約儀式、“財富管理大講堂”、“財富管理沙龍”等系列活動,財富管理發展氛圍更加濃厚。各媒體均以較大篇幅對財富管理試驗區建設和先行先試政策創新進行了專題報道。在社會各界產生積極反響。“財富青島”微信公眾號及《財富青島》內刊正式推出,暢通了互動交流渠道。6月份成功舉辦“青島·中國財富季”系列活動,以2015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和青島財富管理博覽會為核心的10余個財富管理專業活動密集舉行,聚集國內外嘉賓萬余人,財富青島”“ 城市品牌價值持續提升。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揮重要帶動支持作用
在全市開展了“走訪千家重點企業活動”,組織全市43家市級銀行機構負責人走訪1085家企業,由銀行與企業“面對面、一對一”交流,共同研究融資方案,銀企達成融資意向202億元;采取召開窗口指導會、重點銀行現場督導等方式引導銀行機構加大資源投放。印發《支持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較快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做好2015年重點項目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銀行機構圍繞我市“一帶一路”規劃、藍色經濟戰略、西海岸新區建設、紅島經濟區發展等重大戰略,持續加大對“藍高新”產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綠色環保產業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全市重點項目、戰略新興產業和海洋經濟貸款余額892億元,同比增長17.5%,增速超過貸款平均增速7.5個百分點;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余額213億元,同比增長99.6%。積極推動駐青金融機構爭取總行政策傾斜,為我市城鎮化建設、重大項目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資源支持。國家開發銀行青島市分行7次向總行申請追加信貸規模累計68億元,累計信貸投放達到202億元,同比多發放81億元。建行青島市分行在提高傳統貸款規模之外,積極爭取總行資源傾斜,為青島市爭取總行綜合融資150億元。
銀行不良貸款大幅下降
6月末,我市銀行業不良貸款較年初實現雙降,不良貸款余額272億元,比年初減少1.7億元,不良率2.4%,較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扭轉了去年以來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增長的情況,金融生態向好發展。市委、市政府對防范流動性風險、維護生態金融環境高度重視,通過對困難企業給予幫扶,對銀行機構給予引導支持,促進經濟金融良性互動發展。今年以來,我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企業資金鏈風險化解處置的意見》、《關于加強打擊逃廢金融債務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工作的意見》、《青島市打擊逃廢金融債務化解不良貸款工作評價辦法》、《青島市防范信貸風險化解銀行不良資產專項工作推進方案》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完善市、區兩級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聯動協作,遏制資金鏈斷裂現象蔓延,防范信貸風險,依法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設立市、區(市)兩級小微企業轉貸引導資金,為小微企業續貸提供支持。充分發揮銀行業協會作用,建立特定客戶債權人聯席會制度,推動建立授信總額聯合管控機制,并明確責任約束條件,防止一刀切式的抽壓停貸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形成新風險。
普惠金融建設呈現新局面
出臺《關于201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貫徹落實意見》和《關于做好2015年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貫徹落實意見》,強化監管激勵約束措施。針對“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貸款政策,個人小額擔保貸款上限提高到15萬元,創辦企業提高到45萬元,較好滿足了就業創業資金需求,支持7400多人創業。
今年以來,全市銀行業共為8.3萬戶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同比增加1497戶;小微企業申貸成功率達到85.4%,同比上升1.44個百分點。持續規范銀行機構收費行為,指導銀行機構在全面清理不合理收費的基礎上,進一步減費讓利,全市銀行機構減少收費1600余項。鼓勵擴大縣域、社區金融服務覆蓋面,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全市已設立社區支行78個,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基本實現“村村通”。創新建立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辦行制度,產業鏈金融、“云支付+電子商務+農戶”等服務創新取得較好成效。積極推動農村金融創新突破。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互助業務試點穩妥推進,全省首家開展試點的平度福滿地專業合作社掛牌,已開展實質性業務。選擇平度市開展“三農金融聚集區”創建工作,為加快縣域金融發展積累可供復制和借鑒的經驗。
資本市場建設捷報頻傳
新上市企業創歷史紀錄。今年以來,我市先后有中天能源、國恩科技等5家企業借殼或首發上市,創歷史最好紀錄。截至目前,我市有上市公司39家,發行股票42只。目前尚有鼎信科技、海立爾藥業等6家企業在中國證監會排隊待審,8家企業在青島證監局輔導備案,培育重點擬上市企業超過70家。
新三板掛牌取得積極成效。今年以來,全市新增掛牌企業18家,超過去年全年掛牌企業數量,全市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30家,另有10家企業等待掛牌。同時,全市確定90家重點擬掛牌企業進行重點培育,設立擬掛牌企業補助專項資金,每家企業補助70萬元,優先支持申報各類政策性資金。建立市重點擬掛牌企業綠色服務通道機制,今年以來累計為新三板企業協調出具守法證明88項,幫助解決問題56項。在新三板掛牌企業中,有14家企業通過發行股份直接融資共計5.2億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3700萬元,有效滿足了新三板企業發展融資需求。
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加速發展。今年以來,新增掛牌企業78家,掛牌企業達到208家,掛牌展示企業達到1353家,融資41.77億元。與中信證券聯合推出了“金珩財富”系列債權產品,推出56期產品,累計銷售金額已經達到18.68億元,財富管理業務呈現迅猛發展勢頭。6月17日,與中信證券聯合推出的“信藍籌”眾籌平臺已正式上線,為全國同行業首家眾籌平臺,完成眾籌項目4個,融資金額達到2795萬元,規模在國內處領先地位。
權益類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5月4日,青島國際海洋產權交易中心正式掛牌營業,聯合商業信用資產交易中心進入檢查驗收和政府批復階段;青島場外市場清算中心、青島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已批準籌建,權益類市場體系更加健全。
保險業改革發展亮點頻出
今年以來,抓住試驗區建設機遇,深入推進保險改革創新,保險業發展亮點頻出,為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保險機構建設實現新突破,中路財產保險公司獲準開業,改變了青島沒有法人保險公司的歷史。中德安聯人壽保險公司獲準在青島籌建分公司,系德國安聯集團在青島設立的保險機構,我市保險機構的種類更加多元,市場體系建設更加完善。保險改革創新有了新進展,作為全國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市場化改革的6個試點地區之一,我市已經開始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總體運行良好,符合預期。同時,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獨生子女家庭保障計劃、失獨老人保障計劃和失地農民補充養老保險等事關民生保障的險種,也在抓緊推進。積極推進農業政策保險工作,召開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會議,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程度和惠農力度進一步加大,小麥和玉米保險金額由原來每畝300元提高至每畝500元,財政補貼比例由原來80%提高至90%,農戶負擔進一步減輕,保障范圍逐步提高,農戶參保率不斷上升,為農業生產撐起了“保護傘”、架起了“安全網”。市金融辦、青島保監局批準《膠州市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試點總體方案》,鼓勵膠州市從強化保險業財富管理功能,創新保險服務民生運作機制,吸引保險資金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等方面開展實踐探索,為保險業實現創新發展積累經驗。
外向金融便利化不斷提升
積極發揮外向金融優勢。建立銀貿季度對接機制,按季征集重點外貿企業融資信息并組織銀行現場對接,全市19家銀行機構與24家企業初步達成融資協議52億元。積極爭取外債指標,2015年獲批短債指標2.6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0%,遠高于全國30%的平均增幅。“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外匯難題 為,森麒麟輪胎有限公司設計了跨境擔保、境外放款、短債指標、資金集中運營等一攬子外匯方案。建立跨境擔保聯動機制,助力“走出去”企業融資,全市對外擔保項下余額達600余億元,同比增長54.1%,間接支持企業從境外融資380余億元,為“走出去”企業累計節省各類融資成本4億元。
深入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上半年,全市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4625.08億元,共為企業節約財務費用90多億元;跨境人民幣業務量占全市國際收支結算量的15%,參與企業3166家,占全省1/3。利用“跨境融”系統推進銀企對接、政策宣傳,通過系統累計成交金額達736.9億元。抓住中韓自貿協定機遇,推動人民幣韓元互換業務,累計交易4377筆,金額3.17億元,穩居全國小幣種掛牌交易量前列。
小額貸款行業凸顯活力
小額貸款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從2009年試點之初的3家發展到了目前的47家,資產總額已達93.2億元,歷年累計貸款投放金額385億元,投向“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金額344億元、占比89%,成為青島一支真正面對廣大中小企業和“三農”的“草根金融”力量。
標桿式小貸公司不斷涌現。目前,我市小貸公司機構數量和注冊資本規模都已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設立注冊資本10億元的青島城鄉建設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為省內目前資本金規模最大的小貸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的青島市城陽區亞聯財小額貸款公司是我省的首家外資小貸。2015年,上海綠地集團全資子公司綠地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在我市設立5億元的青島市市北區綠地申花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不僅為我市和我省再添大規模的小貸機構,也是引入省外資本支持本土發展的再次突破。
支農支微特色不斷彰顯。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按照“商圈客戶”“產業鏈客戶”“銀行助貸客戶”“供應商客戶”等各類客戶群體的不同特點建立多種信貸經營模式,形成了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特色運營圈。上半年,全市小額貸款公司綜合貸款余額增加43.9%,90%以上貸款余額投向涉農和小微領域,同比分別增長19.1%,46.6%,切實發揮了小額貸款公司在支農支小方面的作用。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擴寬融資渠道、推動資本市場上市、釋放市場發展活力方面實現了諸多突破,公司治理結構越來越規范,發展后勁和創新力得到了較大提升。青島邦信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陸金所”平臺掛牌轉讓7570萬元優質信貸資產收益權,率先實現了我省首家資產轉讓業務的突破。萊西宏遠和黃島民澤兩家小貸公司在藍海股權交易市場上市掛牌嘗新四板融資。開發區恒信小貸在上交所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業務正在穩步推進。私募債發行、同業拆借、大股東借款等其他融資創新業務成為小貸公司對外融資的重要方式。上半年,全市小貸公司債務融資余額7.36億,其中以資產轉讓方式、大股東借款、同業拆借、私募債等創新業務方式融資比重占到了61%。
民間資本管理試點穩步推進
積極貫徹落實山東省《民間融資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民間資本管理機構分類評級暫行辦法》,組織全市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統一會計核算指引,規范會計科目、賬務處理、財務報告,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引導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規范發展。搭建行業交流平臺,充分發揮“青島市民間資本管理行業協會”傳遞行業動態和信息的基礎上,建立了民資協會、民資理事會、民資財務人員3個微信群,搭建了行業多層面交流平臺,加強溝通和相互學習,打造行業內部融洽、和諧、交流、互動的良好氛圍,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呈現穩健發展態勢。
上半年,全市共備案登記、注冊開業民間資本管理公司20家,新增投資20.9億元,投資余額達到26.7億元,對中小微企業和“三農”經濟的扶持能力顯著提高。
同時,積極推進民間融資登記服務中心試點組建工作,通過打造集信息平臺、投融資平臺、地方信用平臺和服務平臺于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融資服務平臺,推動青島地區民間融資的陽光化、規范化、公開化。登記中心的未來目標是要進一步完善我市民間融資機構體系,切實打造成具有青島特色的民間融資登記服務中心。(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鞏國強 實習記者王馨雨)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