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2014年青島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報告》發布。從2000年至2014年15年期間,青島市居民期望壽命呈逐年上升趨勢,從75.84歲增加到80.98歲,增長5.14歲;其中,男性增長了4.79歲,女性增長了5歲。女性期望壽命在各年份均高于男性。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死亡主因。
2014年期望壽命80.98歲
據《2014年青島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報告》顯示,去年,本市通過死亡監測系統報告本市戶籍死亡54048人,男性為30860人,女性為23188人。
期望壽命是目前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生活質量和醫療衛生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健康山東”提出的目標是2016年全省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8.3歲。依據監測數據計算,2014年青島市期望壽命為80.98歲,其中男性為78.24歲,女性為83.94歲。
對比往年數據,2000年至2014年15年期間,青島市居民期望壽命呈逐年上升趨勢,從75.84歲增加到80.98歲,增長5.14歲;其中,男性增長了4.79歲,女性增長了5歲。女性期望壽命在各年份均高于男性。
而且,自2010年以來,青島戶籍人口期望壽命均超過80歲,在國內、省內居前列,基本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水平。
傷害是減壽重要原因
去年,青島市傷害死亡病例2854例,死亡率為36.56/10萬,其中男性2032例,死亡率為52.34/10萬,占全人群傷害死亡病例的71.2%;女性822例,死亡率為20.95/10萬,占全人群傷害死亡病例的28.8%。
男性傷害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死因分別是機動車輛交通事故、機動車以外的運輸事故、自殺、意外中毒和其他意外事故;女性傷害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死因分別是自殺、機動車輛交通事故、機動車以外的運輸事故、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從性別死亡率來看,男性各種傷害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在居民前五位死因中,平均減壽年數列首位原因的是傷害,無性別差異。在幼兒(1~4歲)、少兒(5~14歲)和青壯年(15~44歲)這三組中,傷害是首位死因。傷害死亡中最多的是運輸事故死亡。
總之,傷害是影響本市期望壽命的重要原因,對城鄉居民的生命和健康、家庭負擔、醫療支出、社會代價的潛在危險十分嚴重。
想長壽看16字秘訣
根據本市居民死因特點,針對影響居民壽命和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提示慢性病是目前危害本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的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提出了“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以解決70%的健康行為問題。
通過政府主導開展慢性病防控示范創建,逐步建立健全居民健康管理體系,開展健康促進,培養健康行為,實現多部門、多環節、多層次、多措施控制慢性病社會和個人危險因素,促使市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降低慢性病的風險,有效預防、控制和延緩慢性病的發生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另外,開展死因監測、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傷害監測、心腦血管疾病監測、惡性腫瘤隨訪登記等綜合監測,建立和逐步完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圍繞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流行情況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統一的慢性病信息庫,提供準確的監測信息,為本市制定衛生政策提供科學的基礎數據。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鑫鑫
名詞解釋:期望壽命
期望壽命又稱平均期望壽命,是對人的生命一種有根據的預測,即預測年齡某歲的人今后尚能生存的平均壽命。平均余命是根據各個年齡死亡率計算出來的一項重要指標,可以綜合表達各個年齡的死亡率水平,反映某一地區每一成員未來存活年齡的平均值。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