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圖片在網上引起熱議,令人心酸地看到校服從曾經的得體整潔變成80、90后回憶中的“麻布袋子”,反正時髦的校服永遠都是別人家的。
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
校服最早起源于歐洲。學校為了規范管理,統一的著裝。一般在學校的重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統一著裝,一般學校校服有該校?;眨仓苯佑绊懙綄W校形象。
1916年的校服
1916年,林徽因(右一)與表姐妹們的合影。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校服在當時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象征,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現。
1948年的校服
1948年,北京清華大學,當時大學生穿著校服參加體育活動。
1965年的校服
1965年,“人民小學紅色小明兵”合影,能夠看出當年校服的風格特色。
70年代的校服
70年代,白襯衣配藍褲的校服開始流行。
90年代校服
90年代,統一穿著“面口袋”校服開始進入視線,成為很多80后的回憶。
80、90后記憶中的校服
網友調侃記憶中的校服基本分為:炫酷藍白,激情紅白,霸氣黑白,優雅全藍這幾類,無論從什么角度看,跟以前的校服比真是丑哭了。關于為什么要中國學生穿著這么丑的校服,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均貧富”論,每個學校總有一部分家庭生活艱難的同學,學校為了使貧困家庭的學生不因穿著產生自卑感,也防止富裕家庭的學生炫耀,因此統一著裝。后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校服興起。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