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了“最長寒假”,駐青高校今天起正式上課。昨日,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各大交通口岸,迎來了大學生返校高峰,隧道公交等迎來了節后最大單日客流。剛剛過去的寒假,因為春節推遲的緣故,被譽為史上最長寒假,有的高校寒假時間足有近兩個月,而接下的學期也被稱為“最短學期”。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大學生春節后紛紛離家到外地旅游,不少人是從景點直接返回校園。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田璐 王曉雨 徐美中
現場
站臺上擠滿了大學生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隧道公交火車站車站看到,站臺上擠滿了拖著行李箱的大學生。隧道1路、5路和6路等線路,每次都是滿員后才從車站發出。尤其是隧道1路線,因為人員太多,志愿者不得不上前幫忙,才能讓車輛關上車門。 “人太多了,從前天開始就這樣。 ”公交隧道公司經理董坤說,青西新區是駐青高校最為集中的區域,從上周五開始,他們就陸續迎來了大學生返校高峰。昨天,他們負責的4條隧道線路,全天發送5萬余人,其中九成以上是返校大學生。
除了隧道公交,5路電車因為往返火車站和青科大鄭州路校區,當天也迎來了客流高峰。 “除了火車站,我們還經過內蒙古路和四方兩個長途汽車站。”市北公司經理管恩軍說,昨天下午,省內或郊區市的大學生乘坐長途汽車返校,因此在內蒙古路和溫州路等站點,下午2時前后起就出現了大學生拖著行李箱排長隊的現象。
新鮮
從旅游景點直接返校
“放假太久了,家里不像在學校里,又沒有什么好玩的,覺得在家里都快發霉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大三的曾智成介紹說,雖然這個寒假足足有40天,但他實際待在家里的時間不到30天。“放寒假時我專業上還有個項目要忙,在學校里多待了1個多周,我應該算是學院里最晚回家的了。 ”按照石大教學日歷,曾智成的寒假開始于1月25日,但為了忙學校項目,2月1日他才返回廣東老家。在家里待了一個月,3月1日曾智成和同學們組團從家里 “出走”,跑到了桂林游山玩水。“我們從廣州去桂林要坐桂廣高鐵,整個車廂里幾乎全都是大學生,大家一看就是待不住了出來玩的。”曾智成說,跟他一起旅游的,不僅僅是一起出發的幾個同學,甚至還包括車廂里滿滿的大學生。
鍛煉
寒假打工小賺了一筆
在寒假里除了出去旅游、提前返校、忙著實踐的學生外,還有同學在家里宅出了“境界”。“利用1個月的時間,我在家里學做美食,每天都做一道菜,過了年初五以后,家里每天的中午飯都是我負責,媽媽完全不用管。”對自稱愛美食的蔡歡歡來說,寒假的時間已經足夠讓他修煉成“大廚”,他幾乎利用寒假把各種硬菜實踐了一遍,還舉辦了多次“試吃會”,分批邀請同學們上門試吃。青島農業大學大三的付晴說,好多閑不住的同學在寒假打起了工,甚至還小賺了一筆。 “我們親戚家有個小超市,過年前后特別忙,他喊我去幫了一周的忙,光這段時間就給我媽掙了一桶花生油一箱奶。 ”山東科技大學的小王,老家在淄博,整個寒假里她先是在鎮上的小飯館里端了一段時間的盤子,后來又去小超市做收銀員,臨開學前還在網吧擔任了一段時間的網管,近2個月的假期小賺了一筆。
無奈
暑假實踐挪到了寒假
因為寒假實在是太長了,有的學生還把以往放在暑期的社會實踐,轉而放在寒假來進行。
“我們提前就想到了,讓老家不同的同學們,利用寒假在當地做調研,今年夏天去支教要做的準備,大家寒假里也在提前做著。 ”石大春暉志愿服務隊隊長蔡歡歡說,以往寒假學校也會有社會實踐,但真正的“重頭大戲”往往在暑假完成,但因為今年寒假太長,他們社團的一些重頭社會實踐,改到了寒假進行。社團“食之有道”社會調研團隊的5名同學,從1月29日起,就開始在東營、烏魯木齊和重慶三地,逛遍了餐廳、商場、社區等大街小巷,開展相關的調研活動,完成了近2000份的調查問卷。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