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談要點摘要:
●青島灣老城區棚戶區今年征收
●北京路濟南路中山路河北路圍合區域今年改造
●北島項目2、3號樓建設周期30個月
●食品廠改造項目安置房定位 工期一年
●火車站商圈項目安置房年底竣工
●小魚山實行預約游覽 適時免費開放
今天下午,市南區委副書記、區長華玉松做客本網民生在線網談直播室,圍繞“持續推進民生改善”主題和網友在線交流。
青島灣老城區棚戶區今年征收
網友提問:“新聞說今年市南區要改造1000戶棚戶區,浙江路3號是沒有廚衛的筒子樓,保定路4號是沒有廚衛的大雜院,應該屬于棚戶區吧?我想請問浙江路3號和保定路4號在今年的改造計劃內嗎?”
華玉松答復,網友提到的房屋均位于青島灣老城區改造范圍內。2015年,市南把“啟動1000戶中西部棚戶區征收”確定為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重點推進,其中主要包括青島灣老城區部分棚戶區房屋。經過前期摸底調查,已將居民反映強烈,房屋破舊嚴重的浙江路3號已列入2015年青島灣老城區改造重點推進區域。
下一步,青島灣老城區改造項目將以獨立樓(院)為房屋征收基本單位,統一實行“兩個百分比”(即:“居民同意率達到95%以上啟動預征收,被征收居民簽訂預征收補償協議達到100%后下達正式征收決定,預征收補償協議生效,居民搬家騰房”)征收工作模式,按照“政府提供條件、居民自主選擇”的方式和“成熟一片、啟動一片”的思路,綜合考慮居民征收改造意愿、房屋產權情況等,有序推進青島灣老城區改造工作。若居民征收意愿統一,可按程序啟動征收工作。
保定路4號等其它青島灣老城區改造項目范圍內的棚戶區房屋,若居民征收意愿統一,房屋產權清晰且居民接受目前的征收補償條件,可通過社區、街道等向區政府反映,將視情況盡快啟動征收工作。
北京路濟南路中山路河北路圍合區域今年改造
網友反映:“我們是北京路濟南路中山路河北路圍合區域居民,至今沒拆遷,我們現在不敢在那里住了,安全隱患太嚴重,住戶已經搬走。拆遷年年講,到今年已近6年了。”
華玉松表示,前幾年由于舊城改造停止實施,該區域雖進行了一些拆遷前的工作,但未實施。2014年8月份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青島灣老城區改造的統一部署,將原市中山路歐陸風情區指揮部負責的青島灣老城區改造項目納入市南區棚戶區改造范圍,并先期對青島灣老城區范圍內居民反映強烈、房屋破損嚴重的中山路165號、安徽路28-30號雙號及平度路2-4號雙號等房屋實施了征收。
網友所反映的北京路濟南路中山路河北路圍合區域已經列入2015年青島灣老城區改造重點推進區域,若居民征收意愿統一,可按程序啟動征收工作。
北島項目2、3號樓建設周期30個月
網友提問:“四川路北島組團回遷房到現在已經7年了,一直未有動工的跡象,而一起拆遷的原莘縣路小學現已經蓋好并分房,請問今年四川路北島組團能開工建設嗎?”
華玉松回復,北島項目2、3號樓3月份已經開工建設,建設周期預計30個月。該項目4、5號樓地塊由于涉及被拆遷企業的土地分割注銷不能辦理,影響了前期土地出讓手續的辦理,目前正在積極協調解決中,待具備條件后,加快推進安置房建設。
食品廠改造項目安置房定位 工期一年
網友提問:“去年區長在線訪談時,我就問過食品廠周邊改造項目的回遷問題,一年的時間了,我們仍未看到施工現場有任何開工跡象,請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復。”
華玉松首先對居民不能如期回遷深表歉意,他回復道,該項目安置房已于2014年12月進行了定位。前期,該項目辦理了施工綠色通道審批手續并開工建設,建設單位也簽訂了土地出讓合同并繳納了土地出讓金,在完成主體建設后,因拆遷的企業和公房住宅的原產權證不能注銷,影響安置房土地證的辦理,不能完善土地及后續建設手續,致使項目停工。
近年來,市南區與市土地、規劃等主管部門多次對接,在市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協調下,已形成了解決的意見,目前建設單位正在按市主管部門的要求,辦理規劃條件變更及后續的用地手續,爭取盡快復工建設,預計復工后的工期12個月。
火車站商圈項目安置房年底竣工
網友反映:“我們自07年10月拆遷,回遷時間定為2年半,時至今日已經是第八個年頭了,到現在仍是回遷無望。請問華區長回遷樓早已蓋好四年了,我們何時才能回遷?”
華玉松作出答復,火車站商圈項目被拆遷居民在外過渡時間較長,市南區政府也一直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火車站商圈改造項目安置區P2、P4、P5地塊共規劃5棟住宅和部分非住宅安置房,目前土建、室內裝飾和安裝、市政管網配套工程已完工;前期由于拆遷范圍內部分原居民和單位的產權證未注銷,安置房的土地證不能辦理,制約了規劃和施工許可的辦理,因此P2、P4、P5地塊外墻裝飾及各項驗收手續均不能辦理。
經市南區與市相關主管部門對接,目前P4、P5地塊影響手續辦理的原產權證已完成注銷,建設單位已取得土地證、規劃許可證,正在完善施工許可手續;P2地塊涉及公房產權證注銷問題也已正在解決中,正在辦理土地手續。
下一步,市南區將加強與市主管部門的溝通,盡快完成安置房外立面設計方案審批,同時敦促建設單位盡快完善安置房建設手續,抓緊完成外墻裝飾并辦理驗收手續,計劃今年年底前竣工。
小魚山實行預約游覽 適時免費開放
網友“DAZUIYA”反映,市南區內的公園,如小魚山、信號山等是收費的,比如小魚山門票10元/人,市民想去休閑娛樂十分不便利。因此該網友建議:“將市南區內公園免費對市民開放,市民憑身份證即可入園,園區內亭臺等建筑可另行獨立收費。”
對此,華玉松作出回復。市南區從2008年起為滿足市民晨練及休閑的要求,對前海一線各景區實行了早6:00-7:30和晚18:00-20:00限時免費開放,在景區門口也都有相關的提示說明(包括享受免費游覽待遇人員及早晚免費開放時間)。小青島、小魚山、信號山共同點是面積狹小,其中小青島位于海中,以海壩連接海岸;小魚山、信號山山勢陡峭,景區容量有限。
今年年初,國家旅游局出臺新的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對景區游客承載量做出嚴格規定,這就要求景區必須采取措施控制游客量。實行收費門票制,可以通過門票調控需求、進而控制入園客流量,如果實行全時免費開放,則需要通過預約方式控制游客量,確保游覽安全。
目前,市南區正在積極推進建立景區預約平臺,實行預約游覽,以便對景區游客量實施有效控制。景區免費開放涉及景區內部設施、制度等工作的完善,需要進行多方論證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面向社會公示,適時進行封閉管理、免費開放。(記者 謝小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