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市民被交通指示牌撞破頭 市政表示符合規范

    2015-05-30 07:43:04
    責任編輯:亞麥

    \

    指示牌太矮,楊先生撞上受了傷。

    5月25日上午9時許,市民楊先生在杭州支路急匆匆趕路,誰知一頭撞在了一塊交通指示牌上。當場頭破血流的他到醫院治療,醫生為他縫了15針。據了解,這個下端高度僅1.5米左右的指示牌不止“傷害”了楊先生一人。隨后,記者聯系交警、市政等部門咨詢其歸屬問題,得知它曾屬于鐵港立交橋維護工程的一部分,但目前誰應為此事負責仍不確定。

    走路撞上路邊指示牌

    28日上午,記者在海慈醫院見到楊先生時,他頭上仍然纏著厚厚的紗布,“我剛剛換完藥,醫生說我撞得比較厲害,建議我在拆線前再換一次藥。”楊先生回想起事發時的情景時,仍然心有余悸,作為一名大客車司機,他當時將客車停在路邊,然后到附近的一處房屋辦事,“辦完后急匆匆要回到車上趕路,突然間撞上了什么東西,只覺得頭‘轟’的一聲,火辣辣的疼,我一個趔趄摔在地上了。”楊先生爬起來發現腦袋上往下流血。

    附近的好心市民見楊先生受傷,趕緊拿出毛巾給他止血。“人家告訴我頭上有一條十幾厘米長的大口子,根本止不住,讓我趕快到醫院。”楊先生隨即來到海慈醫院,醫生為他處理傷口,總共縫了15針。

    “經常有人吃它的虧”

    “這個指示牌實在太矮了,還在人行道上,走得急了有時候很難注意到。”楊先生很氣憤,他和記者來到杭州支路上,只見傷人的指示牌白底黑字,由兩根鐵柱支撐,上面寫著“杭州路鐵港橋限高限重,車輛請左轉繞行環灣路。”以及限重30噸和限高3.5米的信息。楊先生介紹,當時他就是撞到了指示牌左下角。記者注意到,指示牌左下角距離地面1.5米左右,看起來遭受過多次碰撞,已經出現彎折的現象。

    “這個指示牌坑了不少人了,聽說不少人在經過這里時頭碰在上面。”楊先生說道。附近一位市民告訴記者,“這塊指示牌豎了得有三四年了,因為在人行道上,高度還不高,經常有人吃虧。”

    “當初這么設計就不合理,這么矮的牌子為什么會在人行道上?這不就是一個‘陷阱’嗎?”記者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平時走路經??粗謾C,有時也會“入迷”,這種時候很容易一頭撞到這個指示牌上,如果走得快了,后果恐怕就跟楊先生一個樣子了。“即使退一步講,這個指示牌存在這么大的隱患,是不是應該考慮設置個提醒的標志?”

    到底誰該為隱患埋單?

    隨后,記者聯系到四方交警大隊秩序科,閻警官介紹,路邊的限高限重指示牌并不在交警部門管轄范圍內,應該由市政部門負責。市北區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科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向記者表示,涉及鐵港橋的指示牌由青島市市政工程管理處負責。

    青島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在接到記者舉報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到現場落實了情況,隨后工作人員呂先生告訴記者:“這些指示牌是2011年鐵港橋維護工程時設置的,經落實當時的施工單位,鐵港橋維護工程結束后,這些指示牌的維護工作已經全部移交給了市交警支隊設施處。”29日,記者聯系了市交警支隊設施處,李警官告訴記者,指示牌的移交需要相關手續,但自己并不了解此處指示牌的問題,“一般的指示牌至少在2.2米以上,1.5米顯然在設計的時候存在一定問題。”

    記者隨后再次聯系了青島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的呂先生,他表示這塊指示牌主要是為剛出青島港的大型貨車服務,在設計時咨詢了各個部門,肯定符合相關規范,設計時也考慮了大貨的安全性問題,如果過高顯然不利于大貨司機注意行駛方向。

    而對于各個部門的答復,楊先生并不十分滿意,“到底是哪個單位負責這塊指示牌?指示牌這么矮,行人的安全怎么保證?”此事進展如何,本報將繼續關注。

    文/圖 記者 劉玉凡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