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余姚六旬男子靠一只手照顧癱瘓妻子
32年前,因為一場車禍,余姚低塘街道村民張建浩的妻子葉愛娟受到重創癱瘓。32年來,張建浩不離不棄,堅守在病妻身邊,用無微不至的照料書寫了一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佳話。日前,他被評為“余姚好人”。
A 妻子車禍后半身癱瘓
在余姚市低塘街道湯家閘村村東頭,有兩間不起眼的老式平房,這就是村民張建浩的家。為了照顧車禍癱瘓的妻子葉愛娟,張建浩堅守了32年。
今年61歲的張建浩與葉愛娟自小相識。21歲那年,張建浩對溫柔能干的葉愛娟有了好感。經長輩牽線,四年戀愛之后,兩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建浩對我是一見鐘情,我喜歡他則是他良心好。”回憶起戀愛時光,葉愛娟滿臉笑意。張建浩是長子,還有兩個妹妹,雖然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但打動葉愛娟的一句話卻是“這輩子我會對你好的”。
婚后第二年,女兒小葉春出生了,給這個家增添了許多快樂。然而,快樂的日子卻沒能延續。1987年4月,葉愛娟騎自行車外出不幸遭遇車禍,導致半身癱瘓。那一年,張建浩29歲。
張建浩輾轉省內外多家醫院為妻子治病,但妻子還是沒能站立起來。
B 32年無微不至照顧病妻
在葉愛娟的房間里,擺放著兩張高低床。一張是葉愛娟的,另一張是張建浩的。盡管被子、床單很陳舊,但卻干干凈凈。葉愛娟的床頭放著藥盒和水杯,張建浩的床頭則放著一只鬧鐘。為了更好地照顧妻子,張建浩日夜守護著。
30年前,葉愛娟看病都是自費。因為大小便不能自理,每次如廁都需要開塞露。防褥瘡的藥膏,需要天天抹。那時每月至少200元的藥費開銷,對于僅靠張建浩一人支撐的家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開支。為貼補家用,有著篾匠手藝的張建浩除了照顧好妻子,一有空就編制竹籃和草帽等,拿到集市上去賣。盡管節衣縮食,但藥費的缺口還是很大,都是靠親戚資助,直到有了醫保報銷,負擔才輕些。
“買的肉都是給妻子和女兒先吃,最后我再假裝吃一口。”說起這些年來的苦累,張建浩很是淡然。為了給妻子增加營養,他跑遍了周邊村子的大小河溪,經常釣魚煮湯給妻子喝。每次妻子問起,他總說自己吃過了。
“照顧幾個月都受不了,數數32年的日子,我都覺得漫長。”心疼丈夫的葉愛娟說,從青年步入老年,丈夫為她付出的點點滴滴,她都看在眼里。而張建浩一直抱著妻子能重新站起來的堅定信念,之前從來不做家務的他,學會了做各種家務,
成為一名心細如發的“護理員”。
因為積勞成疾,22年前,張建浩也生了一場大病,在醫院昏迷了七天七夜才醒了過來。住院的個把月時間,葉麗娟度日如年,除了默默流淚祈禱,什么也做不了。
C 夫妻恩愛成為當地佳話
68歲的老鄰居胡仁標,是最了解張建浩的人。
“這些年來,建浩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遇到愛娟大小便失禁,特別是冬天,要在冰冷的水里洗上大半天。”胡仁標評價說,建浩的好心腸村里找不到第二個。
“一日夫妻百日恩,建浩從沒忘記。”胡仁標說,由于常年病癱在床,愛娟的皮膚難免有潰爛。建浩從不嫌棄臟臭,冬天天天擦洗,夏天天天洗澡,使妻子的皮膚保持干燥不被感染。而開塞露通便、治療褥瘡等,與專業的醫護人員也有得一比。“32年來,張建浩無微不至照顧著愛娟,哪怕難得一次在外吃飯,都不忘帶些好菜回家給愛娟吃。”后來,張建浩自己的左手逐漸喪失勞動功能,如今他主要靠右手照顧妻子,堅持每天為妻子按摩雙腿,盼望著奇跡的發生。
“我是個有福氣的人,32年來,丈夫從未放棄我,拋棄我。”葉愛娟說,因為不忍拖累建浩,過去數年,她多次勸丈夫重新生活。但張建浩只說一句話:“老婆只有一個,我不會這么做的。”
“因為一句一輩子對我好,他用32年踐行著承諾。”葉愛娟哽咽著說道,雖然遭遇了不幸,但她卻是最幸福的女人。
如今,在當地相關部門的幫助下,61歲的張建浩和62歲的葉愛娟均領取了殘疾證,并享受政府救助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張建浩的善舉在當地成為佳話。”余姚低塘街道宣傳委員黃佳娜告訴記者,日前,張建浩被評為“余姚好人”。記者 孔玲
[來源:寧波晚報 編輯:格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