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改革近鏡頭|小商品闖出了大市場

    義烏,一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

    2023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考察調研。新華社記者的鏡頭記錄下這樣的生動瞬間:總書記深入商戶中間,同他們面對面親切交流,熱烈的掌聲、問候聲此起彼伏。

    回想起那次和總書記的見面,星寶傘業商鋪負責人張吉英仍然激動不已。

    “那天,商貿城內的經營戶都從商鋪走出來,在門口歡迎總書記。我當時也大聲叫‘總書記好’。他走進我的商鋪,我向總書記介紹了店內的雨傘商品。”張吉英說,總書記問她是哪里人、店開了多久,“他對浙江情況非常熟悉”。

    尼泊爾客商畢需努清晰地記得,當總書記問他來采購什么商品時,他說:“想到的都買得到,想不到的也買得到!”大家都笑了。

    他還告訴總書記,自己在義烏待了20多年了,經營義烏與尼泊爾間的商品貿易和物流專線,把義烏小商品發到加德滿都,再銷往尼泊爾全境。

    面對在場的商戶、小企業主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義烏小商品闖出了大市場、做成了大產業,走到這一步很了不起,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商貿城要再創新輝煌,為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作出更大貢獻。

    “當時,我們在場的商戶聽了都非常振奮。”張吉英說。

    早在2002年底,剛從福建調任浙江擔任省委書記不久,習近平同志就來到義烏國際商貿城,深入市場交易區考察調研。在浙江工作期間,他曾10多次到義烏,并多次深入小商品市場調研。

    總書記這樣概括“義烏發展經驗”:“這個地方,既不臨海也不臨邊,怎么就變成了全世界的一個貿易中心呢?是因為義烏人做到了‘無中生有’‘莫名其妙’。”

    從浙江中部一個交通不便、資源有限的小城,到擁有鐵路開放口岸、空港口岸的國際化商貿城市;從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雞毛換糖,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的不斷創新突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一個生動縮影。

    總策劃:傅華、呂巖松

    總監制:霍小光

    策劃:孫承斌、郭建業

    監制:賴向東、張曉松

    記者:潘潔、魏一駿、李學仁

    編輯:譚謨曉、賈伊寧、虞東升、張浩波

    海報:殷哲倫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來源:新華社 編輯:陳燭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7/20 20:18
    · 來源 ·
    新華社
    · 責編 ·
    陳燭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