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代表委員履職故事丨全國人大代表周迪:用“專業”“專注”助力知識產權保護
新華社杭州2月20日電題:全國人大代表周迪:用“專業”“專注”助力知識產權保護
新華社記者魏一駿
走訪企業了解新技術轉化應用、人才招引留育的瓶頸,仔細記錄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建議訴求……最近一段時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周迪步履不停,頻頻深入企業調研。
作為身處企業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周迪長期關注前沿技術的最新進展,也對新技術如何賦能千行百業有著敏銳觀察和獨特理解。
“人大代表的責任重大,我要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專長,提出更有質量的建議。”周迪說。
去年,周迪走訪10余所學校和相關政府部門后,在全國人代會上提出一份有關“推廣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賦能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建議。會后,這份建議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杭州市濱江區增加了智能設備應用覆蓋面,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起到積極作用。
建議辦理有回應,持續激發周迪的履職熱情。
2024年,杭州一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牽涉到一件知識產權糾紛,找到周迪尋求幫助。
“我擁有500多項專利,其中作為第一發明人的有300多項,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對知識產權領域有較為深入專業的積累。”周迪說。全面了解糾紛的前因后果后,他幫助該企業重新梳理了材料,并客觀地向司法部門作了陳述。
這個案件引起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視,經過反復協調溝通,最終取得理想的結果——兩家企業達成庭外和解。但周迪在整理材料過程中發現,此前類似的案件在國內并不鮮見。
“結合對已有案例的分析,我發現目前對于企業傳承品牌設計基因的‘縱向系列產品’如何保護,尚未予以明確規定,許多企業的后續改進型外觀設計,一旦發生訴訟糾紛,常常因與歷史款型設計具有一定相似性而被宣告無效。”周迪說,這一狀況妨害了企業同系列產品的連續創新,進而影響到企業持續創新以及提升競爭力的能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抱著這樣的理念,周迪在本職工作之余,投入大量精力走訪調研,領銜提出“修訂專利法相關規定,加強迭代產品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議案。
同時,周迪還發現,隨著更多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相較歐美國家,我國在海外專利布局方面還存在較大短板,導致企業在國際競爭中不同程度受到制約,進而減弱全球競爭力。
“今年全國人代會我準備了20多份建議,其中一份就是優化我國海外專利布局、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的建議,希望能為更多國際化企業提供啟示借鑒。”周迪說。
“科學技術演進的速度日益加快,廣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更多新挑戰,我將進一步推動履職和本職工作相結合,從科技、人才、產業等方面傾聽基層聲音,為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貢獻更多力量。”周迪說。
【記者手記】
樸素的穿著、輕柔平和的語調,手握500多項專利的周迪如同低調的“掃地僧”。在交談過程中,他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專注”和“專業”。
在采訪中,涉及時間、數量等具體細節,周迪總會拿出資料仔細查閱核實。一年來的履職經歷,他都做了詳細記錄,專注的履職態度成為他形成有針對性、高質量建議的“密碼”。
憑借知識產權領域的深耕積累,周迪以客觀專業的陳述幫助企業維權,并結合熱門行業的發展趨勢,舉一反三地提出相關建議,正是他的這種專業精神有力推動了問題的解決。
[來源:新華社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