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習語丨“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習近平這句話含金量十足

    原標題:習語丨“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習近平這句話含金量十足

    “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3月2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向外資企業發出共享機遇、共同發展的真誠邀約。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外資企業來華投資,在帶動中國經濟增長和就業、促進中國技術和管理進步、助推中國改革開放的同時,普遍得到豐厚回報,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和穩定錨,正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應用場景”、“比較健全的利用外資法規政策體系和工作體系”、“世界公認的最安全國家之一”,這些都表明中國是“有利于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

    “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習近平主席強調,“希望廣大外資企業打消疑慮、堅定信心,放心來中國發展,分享中國發展機遇。”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已經對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中國將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為重點,進一步擴大開放;保障在華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民待遇,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為其來華貿易投資盡可能提供便利,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落實開放舉措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在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習近平主席表示,“對于大家的訴求,我們將認真研究,有什么問題就及時解決什么問題。”

    今年在地方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抓開放提出明確要求。在遼寧,要求“各級干部要提高在開放條件下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的本領”;在貴州,強調貴州要“主動融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在云南,強調云南“要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這句含金量十足的話,在過去已經一次次被市場證實,在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諸多不穩定因素的當下,也成為不少有遠見的外資機構和企業持續加碼中國的底氣所在。

    今年以來,中國以實際行動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1月,五部門聯合印發文件進一步推動自貿區在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2月,《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對外發布;3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讓外資企業更好發展”。

    “2025年將是全球投資界重新認知中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一年。”德意志銀行亞太區公司研究主管馬力勤說。今年開年以來,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資機構密集發布研報,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表達樂觀預期。德國《商報》直言:“放棄中國市場,等于放棄未來十年的增長門票。”

    國際金融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外國投資者積極布局中國資產,中國股票債券吸納外資凈流入總和超100億美元,特別是在新興市場當月整體遭遇明顯資金外流的情況下,中國市場吸納了2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

    今年前2個月,我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生物藥品制造業、智能消費設備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33.5%、22.9%和40.7%。今年以來,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接連落地中國,計劃投資額高達330億美元。

    日前,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舉行,今年年會參會跨國企業國家范圍更廣,首次參會的跨國企業數量更多,行業門類覆蓋更全。

    近期,不少跨國公司高管更是紛紛到訪中國,掀起一股“訪華潮”,其身影活躍在中國各大經貿論壇、工廠園區等地。高層會晤、商務洽談、考察調研……繁忙腳步的背后,是對“布局中國就是投資未來”的廣泛共識。

    這樣的雙向奔赴,不僅為世界經濟增添了暖意,也再次印證: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李源菁]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31 08:20
    · 來源 ·
    人民日報客戶端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