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上,在杭州路141號小區門口的一棵樹上,一只奇怪的小動物在樹上一直不下來,引來了很多市民的圍觀,在附近工作的市民崔先生看到這只小動物十分虛弱,便通過各種方法將小動物從樹上救了下來,并且帶到了自己的家中,用塑料泡沫箱子給小動物蓋了一個小房子,由于這只小動物的體型和樣貌十分少見,崔先生怕它出現意外,于是就向本報求助,最后經過多方協調,這只小動物被送到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保護站,工作人員經過辨別之后,表示這是只懶猴,又稱為蜂猴,屬于國家保護動物,他們已經將這只蜂猴安頓好了,并等它身體恢復之后,再將它放生到大自然當中。
他把小猴子救回家
24日下午,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來到了崔先生的工作地點,發現崔先生在一家理療店工作,隨后崔先生就領著記者到了房間里面,拿出了一個露出很多方形小洞的塑料箱子,打開箱子的蓋子之后,這只小蜂猴就趴在里面放著的幾根樹枝上,小猴的精神狀態不大好,眼神看上去有些迷茫,這只小猴可能是害怕生人的緣故,總是用手捂著自己的臉。
據救下小猴的崔先生介紹,他今年33歲,平時對于這些小動物也很喜歡。
說起與這只小猴的相遇,崔先生也是覺得比較有緣:“昨天晚上8點多,我在門口看到有很多人圍在一棵大樹的底下,原來在樹上趴著一只這樣的小東西,大家一開始都覺得是只小貓,但是它一直躲在樹上不下來,于是就引來了很多市民的圍觀,市民們一直在逗它,但是它怎么就是不下來,過去了兩個多小時,看熱鬧的市民都走了,這只小動物就用爪子抓住樹枝 ,動作很慢,看上去很虛弱,我用手就把它給抓住了,發現這只小動物確實很少見,眼神很萌,我就把它帶到了家里,并且給它找了一個塑料泡沫做的盒子,為了給它通風,把這個盒子的四周都摳開了幾個洞 ,還找了幾根樹枝讓它撐著,盡量讓它找到在樹上的感覺……”
小猴白天睡覺晚上鬧騰
在崔先生提供的這個塑料泡沫箱子的外面,記者看到上面還有幾個手寫的英文單詞:“rock monkey lifehouse”(小猴生活的房子),據崔先生介紹,小動物拿回單位之后,他一開始也搞不懂是個什么動物,后來在網上一搜索,發現是只小猴子,但是具體是哪種猴子,他也說不上來,因為覺得這只小猴子很卡通很可愛,于是就給它蓋了一間房子,希望這只小猴能夠找到一種家的感覺。
但是讓崔先生感到意外的是,這只小猴到了晚上一直在扒這只塑料箱子:“這小猴子挺奇怪的,一開始的時候倒是很慵懶,不怎么動彈,但是到了深夜的時候,它就一直試著往外翻,并且倒騰了一晚上,這個塑料箱子一直在響,我想它可能是餓了,就弄了一些香蕉給它吃,很快就都吃完了,弄得一晚上動靜都挺大的,看這個小猴的眼神也很好玩,只要周圍有人活動、有光,它就很害羞,用手一直捂著臉,而且怎么逗它都不會露臉,真的是挺奇怪的,我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但是因為這種小猴之前從來沒有見過,也不知道應該怎么樣喂它,我覺得這種小動物很稀奇,很有可能是保護動物,怕養在自己家里會出現一些意外,所以就希望能夠找到專業人士來喂養它,能夠讓它生活得更好……
最后被送到了保護站
對于這種稀奇的小動物,記者也發了一條微博,很快引來了很多市民的關注,大部分市民都表達了不同程度的喜愛,并且也有市民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收養這只小動物,還有一位女生通過私信的方式想出4萬元的高價來收養這只小動物,但是也有很多網友表示這只小猴子屬于保護動物,不能擅自喂養,需要找動物保護人員來喂養。
到了當天下午2點左右,青島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負責人張先生聯系上了記者,并且來到了崔先生的家中,經過對小猴子的簡單觀察之后,記者了解到,這只小猴叫做蜂猴,完全在樹上生活,極少下地,喜獨自活動。行動特別緩慢,只有在受到攻擊時,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懶猴”,還有“畏羞貓”的別稱,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西南部、南部和廣西西南部,由于棲居環境的縮小和惡化,有人養作寵物,人為捕獵過多導致本種瀕危,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青島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負責人張先生告訴記者,這只蜂猴經過檢查之后身體狀況都屬正常,很有可能是有人將它當做寵物遺棄在了外面,24日晚上,青島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志愿者已經將它安置在了浮山后的保護站,先將它收養一段時間并且培養它的野生能力之后,會通過一些自己的渠道,將它送到南方適合它生長的叢林當中去。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潘立超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