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青島海葬更加便民富有人性化
每年清明節和農歷十月初一前后,八大峽中苑旅游碼頭都將舉行莊嚴肅穆的海葬公祭儀式,現場哀樂低回,祭文蕩腸,家屬集體行禮默哀,緬懷逝者。引導員引導家屬有序登船。鳴禮炮9響后,海葬船起航,到指定海域進行骨灰撒海儀式。
莊嚴肅穆的海葬公祭儀式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這正緣于市殯管所所長孫在青提出的創新之舉。
2012年10月20日,現場觀摩了秋季海葬活動后,孫在青對工作人員提出了幾個建議,他認為海葬過程過于簡單,能否新增莊重肅穆的公祭儀式,為喪屬提供追憶先人的心理出口;海葬葬式過于單一,能否“撒”、“葬”結合,滿足喪屬的多樣化需求;海葬要注重節約環保,能否將紙質船票改為可以重復使用的吊牌式“乘船證”,既不浪費紙張,又防止亂扔船票污染海洋環境。
市殯管所組織工作人員反復調研,認真策劃,最終確定八大峽中苑旅游碼頭有符合舉行公祭儀式的廣場條件,同時決定公祭儀式不再以《哀樂》為唯一配樂,增加《寫給海洋》為祭文配樂,《大海啊故鄉》為登船配樂,《葬禮進行曲》為海葬現場配樂,提升海葬活動的文化品位。此后,市殯管所還創新使用可降解的環保“水蓮壇”作為海葬容器,使逝者更有尊嚴。一系列的創新思維和舉措使青島海葬活動實現了豐富化、便民化和人性化。
不斷完善的海葬政策、服務舉措和日益擴大的規模吸引著省內外甚至海外華僑、世界友人的參與。“現在每年參加海葬的外地逝者比例已增至25%以上,外地參與的人數每年增長20%。”相恒坤介紹說,包括濟南、淄博、濰坊、河北等周邊省市地區的家屬,還有港澳臺胞、海外華僑、外國友人參與進來。2014年4月19日,匈牙利的Siraub先生來青參加了岳父的海葬儀式。他告訴工作人員: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青島,“ 青島的海的確很美。而長眠在青島的大海中,正是我岳父生前的遺愿。”工作人員還了解到,這是Siraub第二次參加親人的海葬。他說:“我的爸爸去世后也是海葬的,我們將他的骨灰撒在匈牙利的海中。”
獎勵:選擇海葬不花錢還有補貼
“從2011年以來,青島市區、城陽區、即墨市、膠州市、原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7所殯儀館,都已經陸續減免了基本喪葬服務費。在這之后,市民還能將骨灰免費存放在殯儀館里一年。我們算了一筆賬,火化加海葬,一共為每一個參加海葬的家庭節省下1725元。”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市從2012 6月1日年起免除居民基本殯葬服務項目費用,包括普通型專用殯儀車遺體接運費每具320元、車輛遺體消毒費每次15元、館內遺體搬運費每具50元、1天內遺體普通冷藏費每具80元、環保型火化爐遺體火化費每具700元、1年內金屬全封閉架骨灰寄存60元。這也就是說,如果親人去世了,那么不僅從運送到火化,再到存放1年,這一連串是免費的,一年之后,如果參加海葬,那么整個流程都不需要花費一分錢。
不僅不收錢,還要給獎勵。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區市相繼實行海葬“獎勵”政策,鼓勵市民選擇環保、綠色、生態殯葬形式。
嶗山區從2013年就開始加強殯葬惠民政策,并在山東省內首次實行海葬補貼。該區規定,對于成片、整區域徹底完成遷移改造的,由區組織驗收后,財政按照驗收結果,給街道撥付遷移、植樹葬補償資金對喪主家屬進行補償。其中,遷移補償標準為單穴2000元,雙穴3000元;植樹葬改造補貼標準為每個穴位2000元;實行海葬的,給予喪屬2000元獎勵。每遷移一個墳頭給予社區300元的工作經費補貼。
黃島區民政局今年出臺了相關新政策,鼓勵居民綠色殯葬。其中,采取骨灰撒散、海葬不留骨灰安葬的家庭可獲1000元獎勵。依據新政,從2015年4月1日起,具有黃島區戶籍或享受《黃島區基本殯葬服務免費項目》的居民去世后,對采取骨灰撒散、海葬不留骨灰安葬的家庭發放1000元獎勵;對采取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的家庭發放500元的生態葬獎。
海葬是徹底解決骨灰入土占地、節約殯葬支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改變了過去“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海葬作為繼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飛躍,是社會文明的一大標志,已成為青島市文明殯葬、生態殯葬的一張名片。
相關鏈接
如何辦理海葬手續
(一)逝者為本市戶口的:無需預約,可以直接來市殯管所辦理,額滿為止。
需帶手續:1.逝者戶籍證明(三選一)(1)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具死亡注銷證明;(2)逝者的身份證復印件(3)帶有逝者名字的戶口簿復印件。2.海葬申請人(需為逝者直系親屬)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3.逝者骨灰在館內的,需要骨灰寄存證、鑰匙、寄存繳費發票(無需退費不必攜帶該發票)。逝者骨灰不在館內的,辦理海葬手續當天務必攜帶逝者骨灰。
(二)逝者為外地戶口的:需要提前電話咨詢、預約。
青島市殯儀館咨詢、預約電話:(0532)84884444、84961560。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封滿樓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