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青島市供熱事業發展,島城的大氣環境持續改善,“十二五”期間,青島市把加快供熱事業發展放在城市建設的優先位置,多次列為市辦實事目標。全市供熱行業加快城區供熱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據悉,“十三五”期間,規劃至2020年,我市集中供熱面積將達到3.1億平方米,其中,清潔能源供熱面積達1.8億平方米,占總供熱面積的57.4%。
全市供熱面積1.6億平方米
“十一五”末,全市集中供熱面積只有9800余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只有51%,其中,市區集中供熱面積只有7000余萬平方米,市區集中供熱普及率為63%,供熱需求缺口較大。“十二五”期間,我市供熱行業快速發展,解決了老城區居民用熱需求,同時推進熱源和管網建設,擴大用熱面積。5年來,全市共新增換熱站950余座,其中市區661座(市內三區311座);全市新建管網3000余公里,供熱管網總數達到8500余公里,其中,市區7000余公里(市內三區4500余公里);新增供熱面積6300多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上升了20%。截至目前,全市供熱面積達到1.6億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71%,市區集中供熱面積達到了1.2億平方米,市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2%,其中市內三區集中供熱面積達到72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1%。
5年來,全市新增供熱用戶新增居民用熱戶61.7萬戶,居民用熱戶數達到151.7萬余戶,其中,市區新增供熱用戶48.56萬戶(市內三區新增27萬戶)。
發展清潔能源供熱410萬平方米
八大關、太平角區域屬于旅游風貌保護區,該區域受地理條件限制,普通市政供熱管網無法延伸至該處,故無法建設傳統集中供熱設施。為滿足該區域供熱需求,市城管局探索利用移動蓄熱車和空氣源熱泵組合的方式破解供熱難題。該供熱項目共為6個居民院落、65戶居民、5100平方米的區域供熱,其中3個院落采用移動蓄熱站進行供熱,3個院落采用空氣源熱泵進行供熱。移動蓄熱供熱是采用蓄熱車輛收集熱電廠生產廢熱后,到現場蓄熱箱放熱給居民供熱的方式,解決了市政管網敷設受限區域的供熱問題。
近2年時間內,青島市共計發展各類清潔能源供熱面積達410萬平方米,是近幾年來清潔能源供熱發展最快的兩年。實現年替代標準煤4.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1.7噸、氮氧化物排放84.1噸。在使用清潔能源供熱后,島城一個采暖季可節標煤201噸,減排二氧化硫量1843千克,減排氮氧化物1743千克,減排煙塵量1073千克。“十三五”期間,島城將在確保市民用熱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逐步改善以煤炭為主的供熱能源結構,控制燃煤供熱增量、削減存量,推進燃煤熱源排放改造和替代。規劃至2020年,全市集中供熱面積將達到3.1億平方米,較“十二五”末新增1.5億平方米。其中,清潔能源供熱面積將達到1.8億平方米,占總供熱面積的57.4%。屆時,青島市供熱燃煤量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煙塵、灰渣等主要污染物都將大幅度消減。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陸佳慧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