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市民政局:60-64歲老年人乘公交地鐵將享半價

    2016-01-19 09:06:17
    責任編輯:光影

    今年,新建30處嵌入式社區小型養老院,新增養老床位4000張,提高城鄉低保標準,60~64周歲老年人乘公交、地鐵半價優惠,政府為60歲以上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1月18日,記者從2016年青島市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島城民政事業將再迎新發展,在低保、養老、救助等方面都將有不少利民舉動。

    城鄉低保標準再提高

    今年民政工作將重點圍繞五大方面進行推進。市民政局局長曹勇解釋,“要圍繞讓困難群眾生活得更幸福,著力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圍繞老齡化需求,著力推動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圍繞滿足群眾的多元化需求,著力完善民政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圍繞夯實和諧穩定發展基礎,著力優化社會管理格局;圍繞深化軍民融合發展,著力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

    今年要適時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在應保盡保上下功夫。健全城鄉低保責任體系,強化區市、鎮街、村居三級低保工作責任人的精準定責;建立健全區市、鎮街應保盡保財政分擔管理體制;加大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力度,擴大信息共享范圍,做到低保對象的精準識別和精準救助。

    另外,新的醫療救助制度已于1月1日起正式實施。市、區兩級民政部門加大審核監管力度,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審核審批程序,健全大救助機制,確保政策全面有效實施。

    今年養老工作中要突出居家養老,出臺促進居家養老新政,大力發展居家養老;大力發展互聯網+養老模式,推進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體工商業戶等各種資源向居家養老服務聚集。推進農村日間照料機構建設。全市新建嵌入式社區小型養老機構30處。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嵌入式社區小型養老機構,是指面積300~900平方米、床位10~30張的位于社區的養老院。早在2014年年底,福彩四方養老公寓就在嘉定山社區建立了瑞昌路養老院,面積規模不大,設置了32個床位,主要面向周邊社區服務。剛一運營,立刻得到廣泛歡迎,老人在這里可享受到和福彩四方養老院一樣的“五星級”養老服務。

    在機構養老方面,今年要優化機構養老發展。將出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意見,突出醫養結合服務發展、健全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服務指南和標準,擴大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覆蓋面,增加護理型床位數量。全年新增養老床位4000張。推進公辦養老機構綜合改革。

    截至2015年底,青島市新增養老床位9316張,超出2015年年度計劃55% 。截至目前,青島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5.85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37張,全市55%以上的養老機構成為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為老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60~64歲老人出行享半價

    今年將做好全市老齡事業發展數據統計工作,爭取新增老年人口信息登記超過10萬人;實行對60~64周歲老年人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車、軌道交通)半價優惠政策,和政府為60歲以上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簡言之,今年年內將實現60~64周歲的老人乘坐公交和地鐵享受半價票,這能惠及近60萬的老年群體。”相關工作人員解釋,2014年5月以前,是青島市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坐公交,65~69歲老人乘坐公交是半價;而2014年5月1日起,對65周歲及以上老人乘坐公交車全部實施免費。今年,將把60~64歲的老人納入公交、地鐵半價的梯隊中。工作人員特別提醒,該政策目前還沒正式實施,正在籌備階段,爭取在年中啟動。但具體換卡升級等事項,將在詳細政策出臺后再公開發布,老年人現在不要急著詢問政策。同時,換卡升級也會給大家充分的時間,并且設立充分的網點進行辦理,不用扎堆辦理。

    另外,工作人員還提到,以往,政府部門曾為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和低保老人投保,但僅能覆蓋幾萬人,今年政府出錢為60歲以上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是一大重要舉措,約能惠及島城近160萬老年人。

    殯葬公共服務方面,起草《青島市殯葬管理辦法》;落實《青島市殯葬設施發展規劃》(2016-2025),以點帶面推進殯葬設施建設 。

    ■鏈接

    2015年發放低保金8.3億

    據悉,自2015年4月1日起,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20元、420元;農村五保集中、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10440元、5220元;其他困難群眾的分類救助標準也同步進行了調整,各標準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年全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8.6萬戶、13.6萬人,發放低保金8.3億元。

    此外,出臺低保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細則,與金融等部門聯合出臺社會救助家庭金融資產信息核查操作規程,社保、國土、公積金、公安等12個相關部門、20個數據實現共享,中國銀行等8家銀行個人金融信息也實現了接入。全年核對7.1萬戶、12.5萬人次,促進了救助的公平公正和精準化。出臺新的臨時救助制度,降低救助門檻、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標準,臨時救助封頂線由原來的1萬元提高到2萬元。全年對1.68萬戶困難群眾實施臨時困難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4542萬元,同比提高35%。開展醫療救助,全年救助困難群眾3.57萬人,發放醫療救助金1.72億元,同比提高30%。

    記者 朱薪雨 實習生 李睿通訊員 張文超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