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市民騎車被施工電纜絆倒 四個月了沒拿到賠償

    2016-05-10 10:04:06
    作者:季曉東
    責任編輯:光影

    今年1月份,王先生騎電動車經過上海路時,被附近施工工人放在路邊的電纜絆倒,造成王先生腦震蕩以及顱底出血。王先生業雖然也據此事與施工隊相關負責人進行協商,但是一直沒有達成統一意見,索賠4個月沒有得到任何賠償。

    1月6日,王先生騎電動車沿著上海路右側行駛,一不留神被施工工人放在路邊的電纜給絆倒。“當時對方沒有設置圍擋、警示標志等,所以我沒注意直接撞到了電纜上,摔得還挺嚴重的。臉部蹭破了好幾處,流了不少血;左腿腳腕也被電動車給軋傷。”王先生說道,“隨后我就被120急救人員送進了醫院,經過檢查這次事故造成我腦震蕩以及顱底出血。”

    王先生在醫院住了8天院之后,回到家中進行靜養,住院期間王先生一共花費了2萬余元的醫藥費。“醫藥費還是小事,關鍵是我以前的職業是健身教練,現在顱底出血之后,不能進行重體力的勞動,所以也就不能再從事以前的職業,這也對我以后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王先生說道。

    住院期間,王先生和朋友就一直與施工隊相關負責人進行協商,但卻沒有達成統一意見,索賠4個月沒有任何結果。“對方只愿意承擔我的醫藥費2萬多元,而對于其它名目的賠償,則不愿意承擔。”王先生說道,“我也向對方提出了10萬元的賠償方案,但是多次協商對方還是堅持原來的方案,所以4個月過去了,依然沒有任何進展,我一分錢都沒有拿到。”

    那么,事情真的像王先生所說的那樣嗎?隨后,記者也據此事聯系到了施工隊的相關負責人牟先生。“施工的時候我們在旁邊設立了一些警示標志,并沒有像王先生所說的那樣什么東西都沒有設立,是王先生自己騎車撞上去的。”牟先生說道,“不過這件事情交警有關部門也進行了定責,我們這邊負主要責任,所以才會提出了承擔2萬元的醫藥費。”

    但是王先生提出的賠償金額越來越多,這讓牟先生無法接受。“一開始說賠償2萬元,后來又變成了3萬元、5萬元、10萬元,金額變來變去不說還越來越高,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牟先生說道,“這件事情我們也建議王先生走司法途徑進行解決,法院判我們賠償多少我們就賠償多少,絕對不會逃避責任。”

    那么,王先生這件事該怎么解決呢?隨后,記者也據此事聯系到了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的李律師。李律師表示,在這件事情當中,如果協商不成那么這件事只能走司法途徑進行解決。“王先生可以走司法途徑對自己的傷進行鑒定,然后由法院判決對方到底該賠償王先生多少錢。”李律師說道。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季曉東

    [編輯:光影]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