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有62家博物館 家長怕孩子年齡太小看不懂

    2016-05-18 09:24:04
    來源:青島早報
    作者:黃飛 通訊員 方娜
    責任編輯:光影

    教師 讓博物館成孩子第二課堂

    “博物館不是旅游景點,而應該是孩子們可以終生學習的場所。博物館收藏文物的目的不僅僅是保護和搞研究,更應該發揮教育功能,讓孩子們從小培養到博物館學習的習慣。”四方實驗小學的大隊輔導員方老師表示,學校剛剛組織學生們參觀了海軍博物館,最近還要組織學生們參觀青島市黨史紀念館,學生們對博物館其實非常感興趣,很多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在參觀博物館時能夠得到印證。

    方老師稱,希望博物館能夠增加從幼兒到少年的教育項目,更多地為教師和學生服務,設置針對未成年人的展廳和展覽內容,選拔為兒童服務的講解員,并設計針對兒童的講解詞。

    市博物館 組織活動讓文物“活”起來

    青島市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每年接待未成年人10多萬人次,島城家長帶著孩子來市博物館親子參觀的也越來越多。市博物館隋永琦館長表示,為了依托博物館館藏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青島市博物館建立文化宣講團,志愿者走進學校,以幻燈片等形式為學生講解館藏品的歷史知識和故事,讓孩子們零距離感知文物,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博物館文化,也使博物館進一步融入社區、融入校園、融入社會,更好地承擔起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市博物館還與教育部門配合,組織了“走進博物館——藏品探秘”文物研究實踐課堂活動,讓學生可以參觀文物修復室,體驗青銅器和書畫的修復過程。此外青島市博物館還將靜態的展陳文物,結合當下流行的“穿越”元素,融入到社會教育活動中,由講解員扮演的來自古代的卡通形象代言人,開展“東夷文明講述”活動。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孩子們還可以互動體驗城市老建筑拼圖、瓦當拓片、貨幣粘土仿制、古陶制作、古代扎染試驗等等。

    市文物局博物館處 倡導博物館增加互動性

    記者就島城博物館現狀采訪了青島市文物局博物館處,工作人員介紹,全市依法注冊登記博物館數量達到62家,比去年增加了14家,位居全省首位,新增加的博物館主要位于周邊區市,其中民俗類和藝術類博物館較多。全市62家博物館中,有47家免費向市民開放。前去博物館參觀的島城市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數量也在逐年遞增。

    “博物館,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賞為目的,收藏、保護并向公眾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經登記管理機關依法登記的非營利組織。”這是去年開始實施的《博物館條例》中對博物館的定義,可見教育已經成為博物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其中對少年兒童的教育可謂重中之重。博物館處工作人員表示,我市倡導全市62家博物館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利用博物館開展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養成進入博物館學習的意識,真正做到讓文物活起來。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黃飛 通訊員 方娜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