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最長海綿步行道建成 未來建成“海綿新區”

    2016-10-26 11:27:15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帛幼
    \
    \
    \

    昨日,記者從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獲悉,位于濱海大道北側的海綿性生態步行道項目已建設完成。項目結合海綿城市理念,采用了國內領先的高透水率混凝土技術和噴流技術,以海洋文化為主題,全長6公里,是島城目前建成的最長海綿生態步行道。

    新型綠道下大雨不積水

    “這條綠道每平方米每小時可以透水90升,做到瓢潑大雨不積水。透水效果是普通海綿標準道路的兩倍。”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說,項目位于西海岸新區濱海大道 (嘉陵江東路-江山路段)北側綠化帶內,寬2.5米,長6公里,采用國內領先的第二代透水混凝土技術建設。與當下國內廣泛采用的第一代透水混凝土技術相比,新型海綿綠化路具有高透水性、高舒適性的特點。

    “超常規一倍以上的透水性由獨特的結構帶來。道路總厚度超過15厘米,由下到上依次鋪設素土、石子、混凝土和珍珠巖,最上層則是薄薄一層具有很高技術含量的膠質,兼顧高粘合度和高透水性。 ”工作人員說。

    雨時能吸水旱時能補水

    除了建設高透水海綿綠化路,綠化帶中還引進了集過濾層、蓄水層、保濕層為一體的高保水率材料“息壤巖棉”。該材料能充分保留滲透下來的雨水,并在綠化帶缺水時進行補給,起到 “雨時吸水,旱時補水”的作用。海綿性生態步行道在滿足市民通行、鍛煉、休閑等功能的條件下,能夠引導雨水快速滲透,減少強降雨時路面積水情況,有效的降低總體流失水量,增加地下水儲量,增強了公園和綠地系統的海綿體功能。

    噴流技術首次應用于地坪

    為了打造多樣性視覺效果,項目還首次將航空制造領域的噴流技術應用到地坪建設中。應用噴流技術制作的地坪面層具有噴涂均勻、與基層粘結牢靠等特點。

    “步行道采用天然珍珠巖面層,骨料顆粒飽滿,無明顯棱角,顏色天然、鮮艷,不會因為時間推移而變化。”工作人員介紹說,同時將熒光石與步行道相結合,以貝殼、鵝卵石作為點綴,既彰顯出古樸自然的意境,也打造出一種夜晚光影變化的朦朧美。

    未來建成“海綿新區”

    未來,西海岸新區將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實現將75%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基本建成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新區”。(記者 劉海龍 通訊員 陳冰 攝影報道)

    [編輯:帛幼]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