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防空防災警報試鳴演習14日在青島31中舉行

    2016-11-15 14:21:27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云彩
    \
     
    \
     
    \
     
    \

    11月14日,是我市 “警報試鳴日”。 “金盾——2016”青島市防空防災警報試鳴演習在青島31中舉行。煙霧逃生、緊急救護,通過模擬演練,提高在遭遇突發情況時的應變能力,增強自救意識,同時,多旋翼無人機、人防機動指揮通信車也亮相演練現場。

    現場教學樓“起火”學生急撤離

    “著火啦!大家抓緊時間有秩序地撤離。 ”隨著警報聲響起,在教室里上課的學生迅速做出反應,有的用上衣袖子捂住口鼻,有的拿出隨身攜帶的手絹,俯身低頭,一個挨一個地緊貼著樓道墻壁往教學樓外跑去。老師一邊指揮著學生有秩序撤離,一邊查看教室、教學樓各角落,以免落下“受傷人員”,保證學生全部安全撤離。在老師的指揮下,學生們很快就從“火海”中跑出來,來到操場上。

    這是昨日青島31中演習現場出現的場景。 “通過這樣的一次演習,來提高學生自救能力,同時強化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檢查宣傳我市人民防空預案,提高全市人民防空的組織指揮能力,加強我市人民防空準備。 ”市人防辦負責人介紹。

    體驗煙霧逃生俯身捂住口鼻

    在演練現場,有一個類似于充氣墊的裝備,其一側有兩個門。 “這是煙霧逃生通道,模擬著火現場,讓學生體驗。”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隨后,工作人員打開門,囑咐注意事項后,學生排隊進入。記者看到,里面有“濃煙”飄出來,光線特別暗,從入口進去后,在里面要拐好幾個彎才能順利“逃”出。 “參加演練的學生進入煙道逃生體驗系統后,整體照明光源突然熄滅,房間及通道中只有安全出口燈及緊急疏散通道燈亮,體驗者要判定遇險并自行選擇通行路徑和保持正確的姿勢。 ”負責演練的工作人員說,所有人應在規定的時間內走完全程,而且每個人在有煙的房間內走動時頭部不能超過1.2米高,超過此高度有報警信號發出。

    據介紹,煙道逃生體驗可以告訴演練者在火災時應該如何選擇正確的路線,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逃生。緊急情況下,當必須通過煙火封鎖區域時,由于火場上煙氣具有較高的溫度,所以安全通道的上方有毒氣體濃度大于下部。緊急逃生中穿過煙氣彌漫區域時,一定要用濕毛巾或其它紡織物捂住口鼻并盡量蹲著走,否則會大量吸入煙造成窒息。在煙霧通道自我逃生中應避免亂跑亂竄、大喊大叫,不但會消耗大量體力,吸入更多的煙氣,還會妨礙別人的正常疏散和誘導發生混亂。

    亮點“巨無霸”無人機成主角

    活動現場,各種“高大上”應急設備的亮相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設備展示區,一架多旋翼無人機成了“主角”,好奇的學生們圍著無人機,認真聆聽人防辦工作人員的介紹。 “這款無人機全身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一體成型技術,既結實又輕便,標準起飛重量20斤左右。”工作人員說,整機展開最大尺寸超過2米,比起一般航拍的無人機,這款算是“巨無霸”,別看它身子大,但是續航能力強勁,懸停時間可達1小時,配備高清攝像頭,圖像可以實時傳輸。這款無人機,可用于專業航拍、救援、電力巡航、體育直播等領域,拆裝方便,不到十分鐘便可完成。

    此外,兩輛人防專業車輛同樣備受關注,一輛側重于現場指揮,另一輛則作為通信車。記者觀察發現,指揮車的頂部有氣象觀測設備、監控設備、還有一部電臺,“這輛車作為緊急事件現場指揮所,機動靈活,它可以把前方畫面、信息實時傳輸到指揮中心。 ”工作人員介紹。人防機動指揮通信系統則是城市防空、城市應急救援的機動指揮通信平臺,擔負著現場采集、通信、指揮、協調等任務。

    成績構建起多功能防空信息系統

    “十二五”以來,我市按照“一網四系統”建設要求,更新改造了人防基本指揮所、人防機動指揮所、地上地下作戰指揮系統等相關硬件設備,建設完善了人防光纜通信骨干網、人防集群通信網以及人防移動通信網建設,完成了指揮前導車、機動指揮車、信息采集車、預警雷達車等特種專業車輛的購置和系統集成等工作,構建了集指揮調度、數據傳輸、通信警報、視頻監控、空情接收、導航定位等功能于一體的防空信息系統,實現了固定與機動、地上與地下、有線與無線、對上與對下通信數據的互聯互通、有機統一。

    其中,低空預警雷達車是由國產東風貨車改裝,主要由雷達系統、光電系統、衛星系統、視頻會議系統組成,其目的是為輔助監控特定空域,可提供輔助決策所需信息。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梁超

    新聞內存

    讓市民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據悉,我市之所以選擇在每年的11月14日試鳴防空警報,是因為1897年11月14日德國侵略軍在青島棧橋強行登陸,武裝占領青島,青島從此淪為 “殖民地”。 1998年我市將11月14日定為“警報試鳴日”?,F在每年的11月14日,我市都要組織防空警報試鳴演習,一方面是喚起市民的國防意識,另一方面也是讓市民牢記國恥、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小貼士

    受傷時施救 這樣來包扎

    昨日活動現場還進行了緊急救護演練。緊急救護技術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通氣、復蘇。這些技術若能得到及時、正確、有效的應用,往往在挽救傷員生命、防止病情惡化、減少傷員痛苦以及預防并發癥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據介紹,包扎的方式有三角巾包扎法和繃帶包扎。

    其中,繃帶包扎的目的是固定蓋在傷口上的紗布,固定骨折或挫傷,并有壓迫止血的作用,還可以保護患處。 “繃帶包扎操作時應注意繃帶松緊適宜,過緊會引起血液循環不良,過松則固定不住紗布。 ”現場醫務人員介紹,打結時,要避開傷口上方和身體背側,以免傷員睡覺不適。緊急情況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單(撕成窄條)、長筒尼龍襪子等代替繃帶包扎。

    [編輯:云彩]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