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到2020年青島全面進入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時代

    2017-03-11 07:33:46
    來源:青島晚報
    作者:張譯心
    責任編輯:光影
    \
    \

    原標題:地鐵編織城市交通大格局

    從1987年我市籌劃建設地鐵,到2015年12月16日地鐵3號線北段開通,28年磨一劍,青島市民的地鐵夢終于成真。目前,3號線已全線運行,這條線路不僅是青島地鐵的開端,更能引領城市軌道線網從主城區向四面八方延伸,未來市民出行將越來越高效便捷。 “十三五”期間,地鐵建設進一步駛入“快車道”,將盡快成線成網,編織起城市交通大格局,到2020年,全面進入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時代。

    關 鍵 詞 3號線開通

    客流實現“開門紅”

    今年1月19日,青島市交通運輸委、市地鐵辦、市公安交警部門聯合發布青島地鐵3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交通影響評估報告。報告顯示,3號線全線自2016年12月18日通車以來,首個月客運總量440萬人次,日均客運量14.2萬人次,最高日客運量17.5萬人次,日均客流強度0.58萬人次/公里。與全線開通前相比,日均客運量增長625%,客流強度增長222%。 3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后,公交線路日均客運量減少9.4萬人次,減少4.2%,公交線路客運量減少5%以上的線路有16條。

    已經退休的張文曾任青島地鐵公司經理兼黨委書記,他一直關心地鐵建設。“青島人夢寐以求的地鐵夢終于實現,這讓我特別激動,雖然我們和同類城市相比,起步早、建成晚,但是我們有后發優勢。”張文告訴記者,青島地鐵規劃非常合理,隨著大青島不斷發展,線網規劃修編也不斷完善,地鐵將通到西海岸和新機場等重要節點,對未來青島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大有好處;地鐵建設雖然這幾年才正式起步,但是趕上了好時候,早些年建設試驗段時只能通過礦山爆破法,而如今可以使用硬巖掘進法,減少了不利因素的影響,提高了建設效率,優化了施工組織;地鐵車輛在早些年需要中外合資制造,如今已經是青島造,完全國產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此外,青島地鐵采用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模式。張文希望青島地鐵能加快建設,建成網狀結構讓百姓出行更方便,使社會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

    關 鍵 詞規劃調整

    對接新機場等重要樞紐

    去年5月,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2013—2021年)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批復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對支持我市城市總體發展目標,促進我市經濟發展,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發揮軌道交通規模效益,提升城市交通一體化水平等方面,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該方案在我市城市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的基礎上,根據西海岸新區的成立,對原6號線起點、長度、敷設方式進行了調整,建設6號線一期工程;根據膠東國際機場和濟青高鐵的建設,以及北岸城區的快速發展,新增8號線工程;將原1號線拆分為1號線和7號線一期;將原4號線向東延伸4.5公里至大河東站。至此,國家批復青島市建設地鐵3號線、2號線一期工程、1號線、4號線、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此外,根據《環渤海地區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鐵路規劃調整方案》(2014—2020年),地鐵11號線 (青島至海陽城際軌道交通藍色硅谷段)及13號線(紅島至原膠南城際軌道交通),正在建設。

    此外,根據近期公布的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 (2017-2023)的環評公示內容,建設內容包括:2號線二期、6號線二期、7號線二期、9號線一期和12號線。其中,2號線二期分為東延、西延兩段,西延段線路起于西海岸新區柳花泊站,終于一期泰山路站;東延段線路起于一期李村公園站,終于11號線世博園站。 6號線二期分為南段和北段,南段起點為鐵山站,終點為辛屯路站;北段起點為生態園站,終點為王臺站。7號線二期起點位于7號線一期東郭莊站,終點位于即墨北安站。 9號線一期線路起自紅島街道辦科技館站,終于后金社區。 12號線起自西海岸新區金沙灘,終至北岸城區朝陽村站。

    關 鍵 詞中心城區

    2020年軌道交通線網基本形成

    城市軌道交通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象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骨干,對于提升城市功能、節約利用城市空間、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解決群眾出行問題有重大的意義。青島地鐵按照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經過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一環四線、三城三網、網間互聯”的軌道交通規劃基本理念。 “十三五”期間,青島地鐵將加快建設速度,破解城市交通擁堵難題。根據地鐵建設安排和通車計劃,未來每年將有一條線路建成,預計到2020年左右,我市將有四到五條地鐵線路相繼開通,包括市區已開通的3號線,以及2號線、連接西海岸新區和城陽區的1號線和4號線等,屆時,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線網將基本形成,東岸城區基本實現網絡化運營,并將軌道交通的服務范圍延伸至城陽中心區和西海岸中心區。

    據市地鐵辦預測,2020年我市地鐵成線成網后,平均一公里客流可達1萬人次,預計日均運送旅客達到200萬人次。待通往藍色硅谷的11號線、通往新機場的8號線和6號線,以及位于西海岸新區的13號線建成后,青島地鐵將擴大輻射范圍,從中心城區向外圍不斷延伸,共同構建起連接新老城區的軌道交通骨干網絡構架。

    關 鍵 詞大交通格局

    沿線樞紐無縫銜接出行便捷

    “青島的地鐵建設是為了服務‘全域統籌,三城聯動’的大青島格局,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青島市政府軌道交通專家隋映輝告訴記者,青島大交通網要“全程全網”,實現沿線公交、出租、輕軌、高鐵、港口、空港的無縫銜接。青島的公共資源、知識資源、創新資源絕大部分集中在沿海老市中心地區,特別是市南區。地鐵開通后,創新資源和產業布局可以向周邊地區轉移,更為重要的是,為“一帶一路”能量節點的發揮起到重要作用。不僅是市域交通,還為青榮城鐵、青連鐵路,甚至延伸到長江三角洲產業布局和產業鏈的配套發揮作用。地鐵對未來空間布局的重新配置,為青島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關 鍵 詞網絡化運營

    外圍與主城區1小時快速聯系

    地鐵作為城市交通動脈,是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條件、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的“一號”民生工程;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地上地下一體發展的“龍頭”先導工程;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的“骨干”基礎工程,對于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意義重大。據預測,到“十三五”末,青島軌道交通日客運量將達230-280萬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的26%、中長距離公共交通出行的42%;將構筑快速、方便、準時、舒適、安全、環保、節能的城市軌道交通服務體系,形成主城區與“一谷兩區”之間、各組團內部兩個45分鐘交通圈,實現各組團外圍與主城區1小時快速聯系,全面進入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時代。根據遠景規劃,青島將建設18條線路(含2條支線)、400個站點、總投資約4000億元、營運里程800公里,形成覆蓋城鄉的軌道交通線網,全面支持城市空間布局的拓展和大青島城市格局的形成。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張譯心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到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