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補充8類建筑類型停車配套指標 緩解停車難

    2017-04-22 08:00:43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光影

    原標題:新建學校臨時停車位將適當增加

    昨天,市規劃局就《青島市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和《青島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以下簡稱《配套標準》和《技術規定》)的發布試行召開新聞發布會。市規劃局局長姜德志介紹,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多規合一工作的部署,該局啟動開展《青島市2049遠景發展戰略》編制,為確保民生設施在城市規劃中的科學有效落實,市規劃局重視標準研究制定,修編完成了《配套標準》、《技術規定》,進一步完善了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編制與管理的標準體系。

    教育設施

    文件中規定“中小學最低建筑規模應選用省辦學標準中的最高標準”,為我市學校建設高水準“素質教育專用教室”創造條件。同時規定:新建教育設施的用地標準,應確保達到省標較高標準,力爭達到最高標準;老城區就地改造的教育設施,有條件的應結合周邊用地統籌規劃,確保教育設施用地標準不降低。用地條件受限的,應確保建筑面積達到標準要求,并控制好班數和班額。

    完善特殊教育學校配套內容,增加了盲校、孤獨癥學校等配套內容,填補了原有配套標準相關設施內容的空白,并增加了指標要求,如針對特殊兒童特點,規定:培智學校每班規模不宜超過8人,孤獨癥學校每班規模不宜超過6人。

    針對學校停車難及周邊道路因接送學生而帶來的交通擁堵問題,適當提高了新建學校停車指標,特別針對小學“按每百學生增加5個臨時停車位配套”,力爭創造較好的學校周邊道路通行環境。

    醫療設施

    在老城區綜合醫院的配套基本符合需求的情況下,新城區配套增加了“綜合醫院”和“急救分中心”(區級配套項目)。 “綜合醫院”設置規模一般為500-900床以內,介于市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急救分中心”主要功能為入院前急救和各種緊急醫療救治,可獨立設置或依托醫療機構設置,是對城市醫療救治體系的完善和提高。

    根據“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的改革方向,在社區級配套管理中,引導增加社區衛生站點數量和布局密度,使醫療服務更加貼近居民,增強保障能力。

    老年人設施

    緊密結合我市老齡化社會發展現實,對老年人服務設施配建補充了“千人指標”或“服務范圍”,確保按人口指標配足老年人服務設施。

    完善老年人設施配套項目,貫徹 “醫養結合”理念,增加了“醫養中心”(區級配套項目),以及“日間照料中心”(社區級配套項目),提升老年人醫療保障服務功能與水平。

    便民設施

    為適應電商發展,為居民提供便利的物流服務設施,增設公共配送中心,提供集中倉儲、協同配送功能。增設末端配送設施,如快遞分揀、快遞投放終端等。

    為創造便捷的生活環境,參考借鑒上海、杭州等城市經驗,在《技術規定》和《配套標準》修編中,專題研究了15分鐘社區生活圈配套標準體系,即從居住地出發,在15分鐘時間內,到達相關社區基本服務設施場所。

    針對停車難問題,補充了辦公、商業、醫療、教育、文體、公園、交通樞紐、工業倉儲等8類建筑類型的停車配套指標,使各類型建設項目的停車配套標準都有據可循。適當提高居住、辦公、教育等停車熱點建筑類型的停車位配套標準,如居住建筑面積≤90平方米的,停車標準下限由原來的0.5車位/戶,提高到1車位/戶;9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平方米的,停車位標準下限由原來的0.8車位/戶,提高到1.2車位/戶,滿足市民停車需求,緩解中心城區停車壓力。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張譯心)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