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兩個家庭當選“全國最美” 總數已增至六戶

    2017-05-25 07:37:31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原標題:全國“最美家庭”島城兩家當選

    昨天上午,2017年全國 “最美家庭”揭曉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我市趙先吉、單玉萍兩個家庭當選2017年全國“最美家庭”。 3年來,我市各級婦聯層層選樹各類“最美家庭”6萬余戶,其中756戶登上全市光榮榜,近50戶家庭榮獲全國、全省榮譽稱號,截至目前,共有趙先吉、單玉萍、逄秋香、昌德松、張玉華、孫淑華家庭等6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選樹各類“最美家庭”6萬余戶

    近年來,市婦聯著力在激發群眾家庭文明建設內在自覺上下功夫。 2014年以來,市婦聯創新活動載體,依托遍布城鄉的 “婦女之家”,廣泛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不立標準,不設門檻,自下而上,把“尋找”的主動權和“最美”的決定權交給群眾,最大限度提升參與度和影響力。全市6558個“婦女之家”曬家庭溫馨照片3萬余張,樹最美光榮榜1萬余個,舉辦故事會、評議會等活動9000余場次,百萬網民線上線下互動參與。持續深化尋找,不斷豐富內涵,引入“孝德、書香、清廉”等元素,將活動拓展到部隊、機關、企業,尋找“最美書香”“最美情系國防”等特色家庭和“最美母親”等家庭角色,使活動逐漸成為月月有尋找、隨時能參與、季季有展示、常年受教育的常態化過程。

    3年來,各級婦聯層層選樹各類“最美家庭”6萬余戶,其中756戶登上全市光榮榜,近50戶家庭榮獲全國、全省榮譽稱號,全市城鄉社區發現、學習、爭當“最美”蔚然成風,“最美家庭”成為打造文明家庭的“蓄水池”,為家庭文明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和活力。

    19年溫情陪伴喚醒植物人妻子

    在即墨市金口鎮店集中心社區南八哥莊村,村民趙先吉照顧植物人妻子19年的感人事跡,得到鄰里和社會的一致贊譽,在當地廣為流傳,成為一段佳話。

    1968年5月,20歲的王淑秀嫁給了趙先吉,夫妻恩愛和睦,先后生育了一兒一女,家庭幸福。誰料想,1995年4月,妻子王淑秀因突患腦血栓被送進醫院,從此成了口不能言、腿不能動的重病號,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最后成了植物人。女兒出了嫁,兒子患股骨頭壞死,失去勞動能力,一切日常起居和生活照料都由趙先吉操持。趙先吉每天一早起床先伺候老伴小便,用濕毛巾給她擦臉和手,擦過嘴后才開始喂飯;每天晚上都要給妻子擦澡,陪她解悶。他成了護士、營養師、理發師、按摩師,每兩個小時給她翻一次身,三個小時給她敲一次背,每隔三天給她擦一次身子……為了保證老伴的營養跟得上,趙先吉每天把肉、菜、水果等粉碎了喂給她。這些年他養成了和衣睡覺的習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趙先吉每天地重復著這些勞動。哪怕是晚上睡覺,趙先吉也是兩三個小時起一次床,給老伴翻身、喂水,19年來,他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在2013年底,植物人妻子第一次睜開眼笑了,69歲的丈夫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盡管趙先吉也患有心臟病等疾病,盡管也有子女的幫助,但他兌現諾言,用不可替代的夫愛,堅持照料重病的妻子。 “老伴盡管是植物人,但只要她活著,有她這個人在身邊,我就覺得幸福。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19年,趙先吉說,他會這樣照料著老伴,陪伴著老伴,與她廝守終生。

    讓“家文化”植入企業文化

    1984年,在母親的倡議下,單玉萍和丈夫以及兄弟姊妹,以860元創立亨達。她和丈夫相濡以沫三十多年,既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和睦美滿,又把企業的“大家”發展得紅紅火火。單玉萍上孝老人,下慈兒女,成為這個大家庭中人人愿意聚攏的一份子。從結婚的第一天起,30多年來她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盡心盡孝,她不僅給婆婆洗腳,還學會了給公公理發,同時照顧年幼的小姑子。公公晚年行動不便,她還親自給公公搓背擦澡,直到公公去世。

    單玉萍作為著名的女企業家、高級工程師,以女企業家特有的敏銳,洞察國內外社會發展。 2010年末,她首先提出把中華傳統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基礎,以德孝文化為核心,在公司推行化心育人的亨達“家文化”,單玉萍成為亨達導入中華傳統文化“第一人”。她親自組織開展以德孝為核心的化心育人活動。 2011年至2012年,亨達月月舉辦全員參加的道德大講堂,自2013年以來進入格物修身、長期熏修階段后改成每季度一次,期間每年還舉辦一次面向社會的4天的公益大講堂。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道德大講堂22次,參加人數多達8萬多人次。她親自創建和擔任亨達德孝學堂的校長,面向社會舉辦公益性的傳統文化夏令營。近年來她還走遍大江南北,進行道德文化的傳播,授課達200余場,聽眾累計達20余萬人。

    單玉萍由自己母親膝關節手術后的疼痛,聯想到天下父母,她發愿后半生要做好兩件事:一是要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孝道;二是為天下父母研發、定制、生產孝親鞋,將孝親文化傳遍全國。孝親鞋的研發為天下老年人帶來了福音。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