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老人查8年工齡查出了仨名字!這是咋回事?

    2017-10-31 09:18:12
    來源:青島日報
    責任編輯:光影

    原標題:奇!青島老人查8年工齡竟查出仨名字!咋回事?

    近日,平度市檔案館信息查閱中心迎來了一位風塵仆仆的中年男人,從他進入服務大廳的速度和臉上的急躁表情,便能感覺出他內心的焦慮。

    原來,這位先生叫王明,青島市北區人,其父親名叫王樹清,曾于1970年9月知青下鄉到平度縣何家店公社毛家莊村?,F在父親即將退休,勞動部門按照規定需要其出具當年下鄉知青的檔案證明材料,才能確認工齡。

    因那段經歷年代久遠,奔走了青島市人社局、區檔案館等多個部門均沒有查詢到所需的檔案證明材料,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匆忙趕到了平度市檔案館。“老人要退休了,發現檔案沒有下鄉知青這段,檔案沒有就退不了休,老人還等著拿退休工資呢,這都上火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男子充滿憂慮和擔心地說。

    男子滿臉愁容,看來這事確實給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和困擾。查看完王明先生及其父親的身份證后,工作人員馬上打開館藏知青卷宗進行檢索,幾千條文件目錄逐個檢索一遍后,沒有查到王樹清這個人名。一聽告知說沒有這個名字,男子滿臉的沮喪。

    “沒有查到他的名字,原因有很多,人名有同音不同字的情況,也有由于當時登記工作人員字跡潦草,我們進行檔案數字化時人名辨認不清的情況。您能提供一下和他一起下鄉的同事的名字嗎,我們再進一步查查。”工作人員怕他著急,又特意向他解釋了一下目前沒有查找到檔案的原因。“當時就他一個人在那個村,其他鄰村的老人也記不清了,這可怎么辦呢?”男子焦急的回答道。“那老人有過曾用名嗎?”“沒有,戶口簿上也沒顯示過有曾用名。”

    “不要急,我給你把名換幾個字試試。”工作人員安慰道。經過多次組合人名和耐心、細心的逐條核對信息,終于在幾千條知青檔案目錄里查詢到“王樹青”的兩份下鄉知識青年花名冊,但只是簡單的表格沒有公章。

    看到有了希望,男子高興地說父親1978年曾被分配到平度縣人造板機械廠(現已破產),于是工作人員又在平度縣勞動局全宗查詢到一份1978年6月“王書清”的招收新職工通知書(分配到平度縣人造板機械廠),一份1982年王樹青的職工介紹信(由平度縣人造板機械廠到青島市勞動局)。

    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這些線索,下午工作人員順藤摸瓜,接著又把幾千條知青檔案目錄過濾了兩遍,又查詢到一份“王書清”的下鄉知青登記表,詳細登記了年齡、家庭出身、何時由何地下鄉等情況,接著又查到一份蓋有平度縣革命委員會公章的“王書青”知青檔案,詳細登記了“王書青”家庭成員的信息。綜合所有查詢到的檔案材料信息,可以確認“王書清”、“王樹青”為同一人,也就是王明先生的父親“王樹清”。

    王明拿著這六份蓋有檔案證明專用章的材料激動得說:“你們太認真、太敬業了,服務真是太好了,這幾份檔案完全可以證明我父親的知青經歷,有了這些證明材料就可以找回八年的工齡,太感謝你們了,我要給你們寫封感謝信!”工作人員則擺擺手婉拒了:“民生檔案服務民生是我們始終堅持的宗旨,抓緊時間回去辦理其他手續吧。”

    據平度市檔案館信息查閱中心負責人郝召紅介紹,近幾年來平度市檔案館不斷加大民生檔案資源建設力度,完善民生檔案服務方式,搭建檔案為民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了民生檔案為民、便民、利民的作用,僅上半年就接待查閱利用者2120余人次,調閱檔案2600余卷(次),出具證明1560份。

    (記者 劉岱)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