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最牛裁縫”楊萍:34名智力殘疾人的楊媽媽

    2017-12-06 09:31:35
    責任編輯:芃芃

    原標題:輪椅媽媽攜"蝸牛"同行:安置了34名智力殘疾人

    \
    \
    \

    55歲的楊萍,是一名患小兒麻痹癥的殘疾人,被稱為坐在輪椅上為阿瑪尼打版的“青島最牛裁縫”。2014年4月,事業有聲有色的楊萍在青島率先成立了首家具有公益性、庇護性、非營利性等特點的社會服務機構——同沐陽光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目前安置了34名18歲到42歲的智力殘疾人,楊萍習慣稱這些特殊青年為“孩子”,而這些“孩子”則稱楊萍為“楊媽媽”。

    12月5日,同沐陽光里的“孩子”們穿著橙色羽絨服在廣場上運動,衣服顏色是楊萍精心為他們選擇定制的,醒目、安全,每天出門活動的時間是“孩子們”最歡喜的時刻。除了例行晨練和學習之外,大部分有動手能力的“孩子”會在6位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服裝制作的輔助性工作,例如貼標簽、裁剪松緊繩等。

    “這些‘孩子’來到中心時基本沒有任何生活技能,與他們建立信任大概需要兩年半到3年時間,在這之前無法溝通,學不了任何東西。”楊萍說,接觸中她發現這些“孩子”就像一個個小小蝸牛一樣,需要慢慢來,一件普通人很容易做到的不起眼的動作,往往需要重復三四個月才能教會他們。“和這些‘孩子’相處,不能急躁,要有牽著蝸牛散步的心態和耐心。”楊萍說,她建立中心的初衷是“快樂”,讓這個特殊群體的‘孩子’有家的感覺,在這里沒有歧視,他們的自尊心得到維護,能活得自在,面對社會不恐懼。

    據了解,目前市北區殘聯和區政府為這些“孩子”解決了工資和五險,楊萍還為他們擔負了聘用老師、運營、飲食、出行、服裝等其他所有費用,幾年來她已經累計投入了200余萬元。目前,楊萍和她的公司以及同沐陽光都面臨著搬家的困境,她現階段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們做出的產品能實現盈利,讓他們能夠自己“造血”,而不是全部依靠“輸血”,幫助他們走向社會。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報道

    [編輯:芃芃]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