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地鐵集團昨日發布消息,青島地鐵客流量突破1億人次!
從2015年3號線北段通車,到3號線全線貫通、2號線東段通車,地鐵正與城市深度融合,不僅改變著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也在重塑著整個城市的交通格局。
日均客流:3號線20萬,2號線近10萬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5年12月16日3號線北段開通至今,青島地鐵總共開行了25.90萬列次列車,兌現率達到99.99%,準點率達到99.97%,共運送乘客1.01億人次。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年度日均客流量分別為3.01萬人次、18.01萬人次、29.87萬人次,每年平均增幅達215%。青島地鐵開通以來,客運量最高的一天出現在2018年3月16日,當天客運量為38.47萬人次。
地鐵客流的穩步激增主要源于線網的初步成型。2017年 12月 10日,隨著地鐵2號線東段開通,和3號線形成了小型線網,并串聯起了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樞紐。東西走向的2號線東段與南北走向的3號線實現交叉換乘“比翼齊飛”,形成了貫穿城市東西南北的地鐵大動脈,地鐵的服務覆蓋范圍大大增加。青島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統計數據顯示,自2號線東段開通至今,青島地鐵線網客流3052.76萬人次,日均近30萬人次。其中,3號線日均20.18萬人次,2號線日均9.75萬人次。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2號線占了乘客總數的三成多。近期天氣漸暖,旅游季即將來臨,乘坐地鐵2號線的乘客將穩步攀升,預計2號線乘客將再次出現突破。
客流最大站點:李村站遙遙領先
目前,2條地鐵線運營總長度44.8公里,地鐵車站總數40座。從車站客流來看,李村站仍是客流量最高的站點。數據顯示,2號線東段開通至今,客流量最高的前四個站點分別是李村站、青島站、五四廣場站和青島北站,總客流量分別是 245.29萬人次、212.86萬人次、206.11萬人次和137.15萬人次;日均客流量分別是2.40萬人次、2.08萬人次、2.02萬人次和1.34萬人次。地鐵站與李村、五四廣場商圈的緊密聯通、與火車站的無縫對接,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這種綠色出行方式。
2號線開通后,作為換乘車站的五四廣場站和李村站客流量一直穩居前三。這也對客運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早晚高峰和周末,面對大客流及兩條線設備上的差異,需要工作人員更加細心和耐心。”李村站站長魏國靜告訴記者,針對實際出現的問題,他們還會做專項培訓,力爭為乘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小汽車出行量:日均減少約1.8萬車次
“接二連三”的地鐵線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車輛停駛,極大地緩解了市區地面道路的擁堵狀況,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市交通運輸委、市地鐵辦、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的 《2017年青島市軌道交通運行評估報告》顯示,在交通信號調優、交通組織優化、地鐵開通等共同作用下,東岸城區道路交通運行情況有所改善。
報告指出,通過對東岸城區20個主要路段交叉口數據分析,2號線開通后,全日小汽車出行量共減少約1.8萬車次,減少約2.5%。東岸城區的日平均車速略有提高,由36.9 km/h提高至37.5 km/h;擁堵指數略有下降,由1.40降為1.39。東岸城區的李村商圈、新都心、金家嶺及香港路中央商務區等重點區域全日擁堵指數由1.68降為1.59,高峰降幅較為明顯,達10%左右。地鐵沿線的黑龍江南路、哈爾濱路、海爾路、深圳路、香港東路、香港中路等重點道路全日平均車速由40.3km/h提高至41.3km/h,道路擁堵指數由1.39降低為1.32。其中黑龍江路改善最為明顯,擁堵指數降幅達10.5%,運行速度增幅達4.7%。
今年,11號線、13號線將陸續開通。屆時,將有更多的人從快捷、方便、高品質的軌道交通服務中受益。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周建亮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