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望岳談|兩天走訪五大中央部委,山東有哪些收獲?

    2020-06-13 16:34:52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光影

    原標題:望岳談|兩天走訪五大中央部委,山東有哪些收獲?

    全國兩會閉幕不到半月,山東省領導再次赴京北上。

    6月9日—10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干杰在北京分別走訪財政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生態環境部、中國人民銀行并舉行座談會。

    一、高頻詞

    兩天時間,馬不停蹄,密集走訪五大中央部委,“共商合作,共謀發展”成為座談會上的高頻詞——

    希望財政部在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繼續給予支持;

    希望自然資源部在重點項目建設、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等方面一如既往支持山東;

    希望水利部在東平湖南四湖綜合治理、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實施、大型水庫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希望生態環境部在謀劃推進重大項目、沿黃生態功能區建設、重點河湖生態保護等方面繼續支持山東,共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希望人民銀行在金融改革創新、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繼續給予支持和指導……

    各部委負責人均表示,將大力支持山東有關工作,與山東一起為全國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二、舞臺和視野

    與部委聯動建“群”的背后,是山東邁開步子,謀求高質量發展的作為。

    在山東,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區疊加,環渤海經濟圈、中原經濟區、長三角一體化以及京津冀一體化四個國家級區域發展規劃牽手交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今年,山東還出臺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不斷聚集的國家戰略和“國字號”平臺,為山東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內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無不需要更有力的支持,更大的舞臺,更寬闊的視野。

    當前,山東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最為吃勁的關鍵時期。山東謀取主動、多方借力,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挖潛力,造強“選擇山東”的磁場,力求在區域戰略中贏得優勢。

    三、收獲和機遇

    兩天走訪五大中央部委,山東有哪些收獲——

    財政部將加強與山東的溝通交流,深化務實合作,助推山東高質量發展;

    自然資源部將在節約集約用地、海洋強省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大力支持山東有關工作,與山東一起為全國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水利部將積極支持山東水利事業發展,希望山東扎實做好防汛工作,防止山洪災害,確保大型水利設施絕對安全;

    生態環境部將在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河湖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區發展等方面給予支持,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作出積極努力。雙方簽署了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人民銀行將加大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穩企業保就業工作力度,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的“直達性”,創新深化區域金融改革,一如既往支持山東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

    探索集約用地、保水利安全、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穩企業保就業……這些,都是山東急需的,也是發力下半年經濟社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向前追溯,可以看出山東對這些領域的重視。

    6月7日,山東對照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重要政策舉措和重點工作部署,結合山東實際,從11個方面制定出臺35條落實措施、99項具體任務,其中就包括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等等。這些,都與部委的支持領域相契合。

    2020年已經過半,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轉危為安、化危為機,任重而道遠。中央部委的關注支持和“政策錦囊”,將為山東加強要素保障,持續激活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形成省部聯動的良性循環,推動各項工作更快落地見效。這樣的山東攻堅實踐,令人期待。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單青 報道)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