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大眾日報評論丨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一定要更加注重尊重群眾首創精神

    2020-07-02 16:53:57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古德

    原標題:大眾日報評論丨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一定要更加注重尊重群眾首創精神

    本報評論員

    40多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證明,基層群眾的積極探索,是我們改革創新的重要依據和力量源泉。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作為一項重大創新性舉措,廣大農民群眾是擁護的、贊成的,這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農村社會治理,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中一定要更加注重尊重群眾首創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億萬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群眾之中蘊藏著無限的創造偉力。當年安徽小崗村村民“包產到戶”的探索,直接推動了農村經濟組織形式的重大變革;山東的“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等,在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要注重激發群眾的創造積極性,讓各種創新活力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競相迸發,形成“眾人拾柴”的強大力量。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要善于發現總結來自于群眾的好經驗好做法。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各級要主動問計于民,善于運用群眾的智慧推動工作。在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生動實踐中,基層群眾創造了很多成功范例,積累了豐富經驗。比如,章丘的三澗溪、蘭陵的代村、沂南的朱家林、沂源的朱家戶等,在規模經營、開展土地流轉、組織聯建等方面,都有一些創新性做法,具有很好的示范意義,要深入總結提升,用以指導實踐。

    群眾路線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寶。“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我們堅信,齊魯兒女一定能用智慧勤勞的雙手,建設美麗宜居宜業家園,創造出鄉村振興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古德]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