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21 09/13 14:49
    · 來源 ·
    閃電新聞
    · 責編 ·
    光影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閃電評論丨“魯”力同心 讓網絡勁吹文明風

    原標題:閃電評論丨“魯”力同心 讓網絡勁吹文明風

    網絡同心,才能共建網上精神家園;文明同行,方能共享網絡文明成果。經過層層篩選,“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這條主題語高票勝出。9月13日,2021山東網絡文明周拉開帷幕。山東在全國率先創辦網絡文明周,既是山東厚培網絡文明土壤的責任體現,也是山東以創新求變的生動實踐,同時也深刻詮釋了“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的擔當精神。

    齊魯圣地,孔孟之鄉,山東人誠實厚道,重義守信,山東素有禮儀之邦之美譽。去年,新冠疫情突襲江漢平原,車輪滾滾,山東馳援湖北的義舉感動全網;今年夏天,中原大地洪災肆虐,“山東好漢”一馬當先,“硬核山東”形象迅速成為網上熱搜關鍵詞。山東人用最樸實、最真誠、最厚重的行動,弘揚著文明新風,傳遞著人間正能量。對社會公眾來說,由普通網友傳遞的正能量,本身就是一種崇德向善、健康文明之舉,必能在互聯網上形成示范效應,讓凈化網絡空間、守護網絡安全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網民指尖傳遞中不斷增強,繪就健康文明的網上“同心圓”。

    近年來,從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山東各級媒體機構、新聞網站抓住媒體融合發展機遇,加強內容建設,創新傳播方式,以主流媒體弘揚主流價值、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持續加大網絡空間內容建設,標注出道德觀念和精神修養的“網絡風向標”,激發社會崇德向善的精神氣質,砥礪網民奮發向上的意志品質,使更多網民將向上向善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互聯網日漸成為溫暖與愛的聚集地、正能量的發散地、主旋律高昂的精神家園,迸發出了一往無前、風雨無阻的精神偉力。

    互聯網是公共空間,更是文明健康的內容供給。新時代,利益多元和價值多元化,帶來了網絡的多元化,正能量不去占領它,負能量就會充斥。細致入微的“高鐵妹”,慰藉了多少人的旅程;櫛風沐雨的快遞小哥,滿足了多少人的味蕾;路口執勤的那張“口罩臉”,守護了多少人的安全,抑或是斑馬線上的守護,風雨中的攙扶……事實上,無遠弗屆的網絡世界里,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從來都不是荒誕不經、光怪陸離的搞笑段子、搔首弄姿的出格表演,反而是正向價值的堅守、靈魂的觸動和精神的洗禮,正是那些或堅強、或柔軟、或善良、或慷慨的凡人善舉,演繹出一個個“最美”的山東故事,在網絡世界上涌動,在現實生活中澎湃,書寫著時代的一撇一捺,托舉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網絡世界。

    所以,只有持之以恒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持續不斷地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提升網絡素養,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逐步成為“最大增量”,才能凝聚起追夢中國的強勁“網動力”,同時,正能量拔節生長,文明之風勁吹,網絡低俗信息和亂象自然后退或消失,網絡空間——這個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就會干干凈凈、清清爽爽。(文/周建國)

    [來源:閃電新聞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