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人民日報聚焦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

    原標題: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啟動 青島更美麗 群眾享紅利

    核心閱讀

    2022年初,青島市啟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圍繞交通擁堵、停車難停車亂、居住環境差等一些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青島將加快城市更新速度,讓1000多萬市民共享青島的發展紅利。

    青島市北區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18里79個院子修舊如舊,文化體驗、創意零售、特色餐飲等新業態加速匯聚,人氣逐漸變旺;位于西海岸新區的王臺老工業區,引入京東方、富士康等行業龍頭企業,為整個片區發展注入新活力……

    像這樣的城市更新,正在青島各地如火如荼開展。2022年初,青島市啟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未來3年,交通擁堵、停車難停車亂、居住環境差、配套不完善、綠化品質低等一些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合力攻堅,解決歷史難題

    5月22日上午,青島市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正式開工,通車后將實現快速路網體系與高速公路路網的快速銜接。據介紹,全長約7.6公里的青島跨海大橋高架路一期自2011年主橋建成通車起,就成為促進青島市環灣區域統籌發展的重要紐帶。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條城市要道一直未能全線貫通。在嶗山區玉龍路與海爾路交會處東側,幾座未貫通的高架橋已經“孤懸”10余年。“這片拆遷區有3個村莊、多家企業、上百個經營業戶,要拆遷的面積有20多萬平方米。”嶗山區中韓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強說。

    僅用5天完成全過程造價咨詢采購,自項目立項到確定施工,監理單位僅用時61天……乘著攻堅東風,青島市、嶗山區兩級密切協作、合力攻堅,通過“告知承諾制”“容缺受理”等多種方式,建設手續高效推進。

    走進位于城陽區的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全長約12.5公里的中車大道正在拓寬改建施工。住在周邊的百姓都十分期待,10多年來這條路早晚高峰堵車,早就該拓寬,由于拆遷面廣、地下管線復雜、調流施工壓力大等因素導致遲遲未動工。

    “這次行動實施的項目,多數是城市開發建設的‘硬骨頭’,由于各種因素導致遲遲未能解決的歷史難題。”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總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硬骨頭”一個個啃,問題一個個解決。

    總面積28平方公里的歷史城區,是百年青島的發祥地。上世紀90年代,隨著城市中心東移,老城區開始面臨一系列現實問題——配套交通不足、產業業態低端等問題凸顯。

    4月28日,以中山路、大鮑島為代表的青島歷史城區迎來歷史性時刻——總投資40億元的72個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項目集中開工。根據《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2—2024年)》,青島將開展總計約171萬平方米的建設工程,將配套實施55條、約25公里道路風貌改造提升,新建12個停車場,完成6個街心公園建設。

    據介紹,青島市組織專業力量深度發掘和解讀,先后查閱檔案資料3000余份,對100多棟重點建筑進行深入挖掘,推進“一房一檔”“一路一檔”,將500多項文史挖掘成果充分運用于修繕施工、招商引資和旅游產業發展,實現“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可記憶”。

    向存量要效益,注入發展新動能

    來到西海岸新區王臺街道,塔吊林立,卡車穿梭,一派火熱。今年3月,王臺老工業區升級改造被西海岸新區列為首個重要任務,指揮部認真梳理區域現狀、政策背景、規劃愿景,確定31.95平方公里實施范圍,從盤活低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入手,給整個片區注入發展活力。

    “我們30天完成近2000畝土地清場,累計完成拆遷清騰土地1.22萬畝、拆遷5個村、拆除建筑物130萬平方米,有效保障一批百億級企業、千億級產業落地。”王臺街道黨工委書記朱長江說。

    去年10月,由京東方投資建設的全球最大顯示模組制造單體工廠在該片區開工,占地約800畝,提供就業崗位1.4萬個,年產中小尺寸顯示模組約1.5億片,吸引了20余家規模以上配套項目進駐。與京東方項目僅相隔4公里遠,富士康產業園也在此處落地。隨著多家龍頭企業在此扎根,一個新的“芯屏”產業增長極正在王臺片區加速崛起。

    城市發展歷程中,土地開發逼近“天花板”是各地面臨的痛點,低效片區(園區)存在很多“沉睡”的閑置低效用地,今后3年,青島將系統謀劃并先期啟動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建設,“向存量要空間、要效益”,讓低效用地“活”起來。目前,青島市已經對每一宗低效用地的現狀利用、土地權屬、建筑質量、環境品質、生產運營等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分析研判低效原因,力爭做到“家底清楚、問題明晰、措施精準”。

    既要摸清“家底”,更要做好“盤活”文章。在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依托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集聚260多家配套企業,孵化出高速列車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成果累計過千項。“片區內現有產業項目加速建設,學校、醫院等配套項目先后落地,再導入新產業項目,要把這片區域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幸福新城。”城陽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說。

    在青島歷史城區,新與舊相互碰撞的化學反應正激蕩。寧陽路銀魚巷“里院”古建筑集群經過保護性更新,在保留老城市歷史文化風貌的同時,“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業態場景不斷豐富,吸引年輕人爭相“打卡”。“未來3年,青島將持續推進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打造兼具歷史文化風情和活力時尚元素的特色街區和5A級景區。”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說。目前,青島歷史城區更新已經落地重點項目50余個,儲備“網紅”項目100余個。

    提升群眾獲得感,讓城市幸福升級

    排列整齊的花草綠植,新鋪設的硬化路面,配備齊全的健身器材……在膠州市云溪公園里,隨處可見前來鍛煉身體的居民。就在3個月之前,這個建于1996年的公園卻是另一番模樣:設施老化嚴重,垃圾遍地,功能配套不完善。“自打改造之后,遛彎、鍛煉方便多了,我每天都得過來轉兩圈。”云華小區居民王強說。

    眼下,青島各區縣正全力推進建好城市公園,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李滄區已完成樓山、坊子街山等6座山頭公園整治提升,整治面積達300余公頃,完成口袋公園建設改造46處,新增市民活動場地近10萬平方米。未來3年,李滄區還將建設改造6座山頭公園,打造“人在山中、山在城中”的城市山頭公園特色。

    攻堅行動強力推進,越來越多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正在青島市民身邊上演。

    “過去小區里的車亂停亂放,而且停車位常常‘一位難求’,現在這個地下停車場解決了大問題。”自從湛山廣場地下停車場正式對外開放,家住湛山小區的姜先生再也不用下班后繞圈找停車位了。煥然一新的湛山廣場“挖潛”出570余個地下停車泊位,有效緩解了周邊區域的“停車難”問題,極大提升了業主居住幸福指數。

    “上天入地、見縫插針”,青島不斷打破空間局限,創造停車新空間。未來3年,在做“增量”方面,青島市將推進120個公共停車場和11個公交場站建設,建成后可新增7萬余個停車泊位;在做“存量”方面,盡快建立完善全社會停車設施共享機制,積極推進住宅小區停車設施開放共享,多渠道增加停車供給。

    今年是青島攻堅行動的開局之年,一批關系城市長遠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重大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批長期影響群眾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的市政設施短板正在得到有力解決,一批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改善生態環境的實事項目、發展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青島實施三年攻堅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讓1000多萬市民共享這座城市的發展紅利,實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幸福圖景。”青島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本報記者 侯琳良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椰子]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05/31 09:27
    · 來源 ·
    人民日報
    · 責編 ·
    椰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