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iPhone X引爆人臉識別技術 "刷臉"安全性仍待考驗

    2017-10-31 15:07:12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三人目

    原標題:iPhone X引爆人臉識別技術 “刷臉”安全性仍有待考驗

    \

    蘋果官方稱,iPhone X使用的Face ID被解鎖幾率為100萬分之一

    隨著蘋果新機iPhone X在10月27日開始預購,由其所引發的“人臉識別”解鎖技術也引起關注。對于很多已經習慣使用密碼或者指紋解鎖手機的用戶來說,新的解鎖技術除了帶來便利之外,也引起人們對安全和隱私的擔憂。

    蘋果聲稱,面部數據只會存儲在本地手機上,而不會在公司服務器上進行匯編。然而,這樣的解釋并未完全打消用戶的顧慮。作為人工智能(AI)領域最為成熟的技術之一,基于視覺識別和深度學習算法的人臉識別技術,在蘋果iPhone X的推動之下,會實現加速普及,也將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生活。

    “刷臉”已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由于蘋果iPhone X用Face ID人臉識別功能取代了指紋識別,不少用戶猜測,支付寶和微信剛培養用戶習慣的指紋支付是否會被蘋果的刷臉支付大面積取代?事實上,通過“刷臉”完成解鎖或者支付,早已不是新鮮事了。

    今年9月1日,支付寶在杭州肯德基的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成為全球首個商用刷臉支付的場所,今后顧客在這家餐廳,即使沒帶現金和手機,通過刷臉也可完成支付。

    更早之前,招行于2016年在全國106個城市近千臺ATM上實現了“刷臉”取款的功能,用戶可不帶銀行卡、身份證,不用輸入銀行賬戶,靠“刷臉”就能取款。為了防止詐騙,招行同時進行了人臉識別、手機號碼驗證、密碼驗證三層防護。

    2017年7月,中國農業銀行也面向全國2萬多個分支機構推出“刷臉”取款。

    據了解,國內目前在視覺識別領域的技術水平與與國外相比并不遜色。從事相關研究的人工智能企業不在少數,商湯、曠視、格靈深瞳等是其中翹楚。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此前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曾表示,人臉識別準確率比指紋識別更加可靠,在中國人臉識別更具有獨特的應用場景。隨著人臉識別、智能視頻分析等AI技術的成熟,從個人生活、商業服務到城市管理將全面邁入智能化階段。

    隨著“刷臉”在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不斷突破,它將成為身份核驗最廣泛的技術工具。從手機解鎖、考勤、社區門禁,到刷臉簽到、刷臉支付等,甚至自動駕駛汽車也可以通過刷臉來啟動定制化服務。

    徐立說,人臉識別其實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蘋果iphone 7的雙攝像頭就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和人臉識別是同一套算法。美圖秀秀、微博相冊等熱門APP的部分功能都是基于人臉識別同一個框架來實現的。

    據了解,目前在人臉識別方面,國內企業已經能夠實現無論是動態還是靜態都可以做到毫秒級,并且可以適應光照、角度、表情、年齡變化等復雜因素。

    \

    業內預測,未來幾年,人臉識別檢測將在城市治安、交通管理等領域逐漸落地

    安全性仍是一道坎

    刷臉的安全性,決定它能否被用戶所接受。盡管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不過對于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疑慮依然存在。

    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主持人曾僅用一張照片,而不是用自己的臉,對著鏡頭,就輕松進入了一個需要人臉識別認證才能登錄的APP。這讓不少網友擔心:人臉和手機號是公開或半公開的信息,賬號風險會不會增加?

    在業內看來,技術方面主要涉及兩個問題:權衡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困境,以及假體欺騙問題,其中后者是“刷臉”大范圍普及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

    要保證安全性,就要提高“刷臉”精度,這樣可能會導致自己的臉有時也刷不了;但降低精度的話,又會讓冒名頂替變得容易了。

    徐立認為,在大規模測試的情況下,人臉比指紋要準確。人臉特征維度比指紋高很多,是一個更好的生物特征。

    與此同時,對于防范利用照片、視頻等仿冒手段的活體檢測技術,商湯的活體檢測技術已經在金融行業得到廣泛應用。針對手機解鎖提供的靜默活體檢測,更可以在用戶抬起手機的一瞬間,就檢測出是不是用戶活體。

    為確保信息安全,一些廠商在應用人臉識別技術時,并不將人臉作為唯一的憑證,而是要結合短信、驗證碼、手機尾號等傳統驗證手段一并使用。螞蟻金服相關負責人表示,支付寶在進行人臉識別前,會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法進行活體檢測,有效避免各種人臉偽造帶來的身份冒用情況。同時,支付寶還會通過各種安全風控策略確保賬戶安全。

    不過,對于“刷臉”的未來,各方依然充滿信心。業內預測,隨著技術進步,預計五年之后,“刷臉”可能會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驗證方式。而在更為廣闊的領域,基于視覺識別技術的面部檢測在城市治安、交通管理等方面也有望逐漸落地。

    [編輯:三人目]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