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是“斤”是“兩”得拎清
日前,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農貿市場發出了《青島市農貿市場明碼標價工作指南》,提出了“5種行市、3個要素、1個自由選擇”的明碼標價工作要求,讓“菜籃子”消費更加透明。這是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內首次以工作指南的形式對農貿市場開辦者、場內經營者的明碼標價責任義務進行明確和指導。
“雪糕刺客”上了熱搜后,有市民反映,在農貿市場購買零食時經常分不清楚計量單位是“市斤”還是“兩”。市民孫先生在農貿市場里買話梅,看標價覺著不貴,店員一包沒裝滿,稱了下說是100元,仔細一看才知道標價的計量單位是“兩”。
“紫薯5元一斤、生菜2.8元一斤、洋蔥1.2元一斤……”昨日,在浮山后農貿市場內,記者看到菜攤前都掛上了報價牌,菜價標注明明白白。采訪中,有蔬菜攤販表示,之前農貿市場要明碼標價執行起來難度大。海鮮區的攤主也覺得做起來很難。“蝦、魚等海鮮經常是早上一個價,晚上又一個價,價格常常變動。”
浮山后農貿市場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之前農貿市場明碼標價執行難有三種原因。一是在市場中,交易雙方習慣口頭討價還價。其次是經營商品種類多、攤檔面積狹窄,導致經營者無法做到明碼標價。再者,因價格浮動要經常改寫標價牌的價格,這也讓經營者感到不便。
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次出臺的《指南》要求市場開辦者落實好主體責任,增強服務型執法觀念,督促場內經營者標明商品和服務價格,提倡為場內經營者統一提供方便、實用、整齊、醒目的標價簽、價目表等標價用品。要求市場開辦者嚴格規范散裝商品、水產品、定量包裝商品、加工服務和餐飲服務等5種行市的明碼標價,要求公示做到價格、幣種、計價單位3個要素必須齊全,允許經營者在標價牌、價目表、展示板、膠粘標簽等形式中自由選擇一種,只要美觀、明了、規范即可。
據介紹,下一步,青島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在全市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以點帶面,全面提升農貿市場標價水平,宣傳引導農貿市場、商戶誠信守法經營,逐步實現農貿市場商品和服務價格全面公示,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明明白白。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薛飛)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